高考结束啦!
虽说可以轻松地度过一个暑假
但填报志愿
选学校、选专业可马虎不得!
小伙伴们看过来
海大怀抱为你敞开!
2021,欢迎后浪入“海”
小海薇带你走入海大
向你详细介绍计算机工程学院!
院长寄语
智慧化正在迅速改造我们身处的时代,而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推动智慧化社会不断前进的源动力。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依托行业背景和学科专业优势,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在把全体学生领入计算机知识殿堂的同时,提升其探索未知世界和改善自我的能力,从而完善自我,回报社会,并从中得到幸福。学院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体系,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建立丰富的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基地,同时拓展行业、国际资源,努力让学院成为青年学子成长创新的舞台,拼搏逐梦的殿堂。
为智慧化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计算机学子的时代使命。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的大学该如何度过?我们又该如何去学习?“勤勉自强、敬业奉献、山容海纳、守正求新”的新时期江苏海洋大学精神会告诉你答案。
作为未来的IT专门人才,希望同学们心中有梦想、肩上有担当、腹中有经纶、脚下有方向,在计算机工程学院心无旁骛、潜心笃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从而获得真知、增长才干、超越自我、升华人生!
是雄鹰,这里有宽广的蓝天;是骏马,这里有辽阔的草原。同学们,你们的青春时光注定不平凡,在这里,成就你不平凡的青春。计算机工程学院欢迎大家的到来!
——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 李存华
学院介绍
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三个教学单位,建有江苏省“互联网+”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首批江苏省“互联网+”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智慧港口工程研究中心、现代软件工程研究所、嵌入式系统研究中心、智能信息技术研究所、物联网与虚拟仿真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00余名。学院自2010年起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招收并培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现有研究生20余人。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于2011年入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入选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10年入选江苏省特色专业,并于2012年入选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专业)。201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纳入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计划(一期),获得A类134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并于2019年5月顺利通过省厅验收,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查。
01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64人。此外,学院聘请10余名国内著名高校和软件企业的博士生导师和高级研究开发人员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近五年来,教师团队承担并完成科技部及省市级各类科研课题42项,横向课题35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23项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申请专利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0余项。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师团队承担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4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7部,获得省校级教学奖励50余项。学院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建设,构建了环境优雅、装备精良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形成了以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为主体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移动开发、大型软件工程、虚拟仿真与增强现实、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信息安全与攻防等高水平实验教学与研发平台,拥有省级智慧港口工程研究中心,并与省内外高水平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了10余个高水平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02
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培养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较扎实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较强技术运用能力的复合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嵌入式卓越工程师培养,并探索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知名IT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合作。
学院专门开辟了“蓝梦创客空间”,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提供专门的指导教师和优越的实验条件。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工业机器人大赛、人工智能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安全全国铁人三项赛、“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中获得百余项奖励。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开拓,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据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本院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近年来,本院考研成绩屡创佳绩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多人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
03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海洋意识、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力,能胜任信息产业类企事业单位的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实践,应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目标2:熟悉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和技术,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目标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信息产业类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目标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承担团队中的领导角色;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计算机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的能力,并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接口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训、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培养模式)
培养特色: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软件产业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和联合培养人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前3年在校学习,企业工程师参与部分企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第4年在企业进行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训,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势突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海洋意识、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力,能胜任信息产业类企事业单位的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ython高级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爬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Web高级开发、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海洋意识、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力,能胜任信息产业类企事业单位的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包括大数据分析系统、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等)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1:大数据应用
培养特色:本方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软件产业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和联合培养人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前3年在学校学习,企业工程师也参与部分企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第4年在企业进行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训,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软件研发、工程管理和创新能力优势明显。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离线大数据处理、实时大数据处理、新型数据存储技术、应用系统可视化技术、在岗实习、企业项目实战、毕业实习与设计。
就业前景:主要就业去向包括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与服务企业、信息产品与服务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毕业生的就业薪资位于全校各专业之首。
培养方向2:人工智能应用
培养特色:本方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软件产业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和联合培养人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前3年在学校学习,企业工程师也参与部分企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第4年在企业进行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训,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在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管理和创新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应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Python高级编程、Python网络爬虫开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企业项目实战、在岗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
就业前景:主要就业去向包括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与服务企业、信息产品与服务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毕业生的就业薪资位于全校各专业之首。
网络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海洋意识、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系统能力,能胜任信息产业类企事业单位的复杂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应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目标2:熟悉先进的网络工程理论和技术,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
目标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信息产业类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目标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承担团队中的领导角色;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计算机与网络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的能力,并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TCP/IP与网络互联、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攻击与防范、网络操作系统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网络和IT产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就业去向包括网络与安全技术企业、网络和移动互联软件企业、网络系统产品与服务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就业后可胜任网络工程师、网络软件设计师、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网络系统管理员等岗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瞄准社会各领域对大数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大数据、云计算为背景,致力于培养具有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在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与数据库、分布式处理与云计算、互联网和可扩展存储系统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培养数据处理、分析基础理论扎实、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且能解决行业大数据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采集与处理、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数据可视化原理、Hadoop分布式系统、大数据分析综合实训、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就业前景:未来几年,大数据人才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大数据系统研发、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主要工作岗位包括:大数据系统分析师、Hadoop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大数据系统架构师。毕业生的就业薪资将显著高于其它专业。
学院风采
#01开展学术会议,专业盛宴学风
人工智能青年学者论坛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讲座
#02科研团队众多,专业竞赛创学风
高校信息安全铁人三项总决赛一等奖季军
蓝桥杯
计算机设计联赛
阿里集团实习录用通知
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03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创业助学风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
#04打造专业品牌,实训实践带学风
#05对外合作交流,异校体验活学风
#06鼓励考研考证,提升自我推学风
阵·地·建·设
校·园·文·化
'E路有你'
龙舟浪里游
倾听心语
学党史、忆英烈、强信念、厚德行、担使命
毕业生晚会
社·会·实·践
拓展国际视野
增强消防知识
军民共度端午
电脑义诊服务
乡村小学支教
过去的成绩已然过去
未来的精彩需要你和我们共同创造
心动不如行动
赶快来加入我们吧
这里是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期待你的青春在此绽放精彩
网址:http://jsjxy.jou.edu.cn/
来源:招生与就业处计算机工程学院
实习编辑:张建越
美编设计:姚业源
编辑:孙晓娥
审核:陈晓艳
往期回顾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