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media star吗?来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注

学院介绍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专职教师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获河南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人;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人。

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新文科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课程16门;建有河南省高校第一个传媒类专业行业学院——“大河传媒学院”。另有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一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省级全媒体科普创作传播基地一个;是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同时也是河南省教育厅高校智库单位。

学生创新团队获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国赛铜奖一项,省赛一等奖两项;以全国十佳记者潘聪、王少钏为代表的一批毕业生在全国各地方主流媒体崭露头角。

院系特色

1.校媒协同育人模式

建立河南省高校第一个传媒类行业学院——“大河传媒学院”,现已升级为产业学院。校媒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以真实项目为纽带,实现传媒行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对接,最终达到从课内实训作业-传媒作品的飞跃。

2.特色工作室模式

按照传媒行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各工作室之间的管理和运作,以还原全媒体工作内容与流程为目标,建立一体策划、多媒介制作、全媒体分发的真实完整工作链条,实现专业特色鲜明又协同合作的工作室实践育人新路径。现已孵化创新创业团队9个,注册公司16家。

学院广告语

崇真务实,辣笔著文讲中国故事!

博闻求新,铁肩道义传时代之音!”

书记及院长寄语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奚青梅书记)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书记寄语)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吕静院长)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院长寄语)

专业介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1

专业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立于2006年,是河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河南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河南省级虚拟仿真项目1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平顶山学院首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初步成效,受到了省教育厅和平顶山市人民政府领导的好评。

2

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文化、政治、媒体传播创新战略需求,服务河南文化强省战略,强化校媒协同育人和实践育人理念,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理论,具备播音、节目主持以及采访、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能力,能够在地方广播电视台及其它文化传媒行业从事播音、主持与节目制作等工作,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部门从事新闻宣传、文秘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全媒化的口语传播人才。

3

师资力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河南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5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学术带头人1人,双师型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已过半,有行业挂职经历教师占100%。

名师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负责人秦方奇教授)

秦方奇,教授,中共党员。广播电视艺术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主持人。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段纳教授)

段纳,教授,河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平顶山朗诵协会会长。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校级教学团队“应用语言学团队”负责人,主讲《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现代汉语》等课程,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语言传播研究。2019年获批河南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在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挂职业务副台长。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娄艳阁副教授)

娄艳阁,副教授,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朗诵协会平顶山分会副会长,演讲与口才学会理事,河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语言表达》负责人。2019年获河南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曾多次被评为“优质课教师”,获得“平顶山学院优秀教师”“平顶山学院十佳教师”“平顶山学院混合式教学金牌讲师”光荣称号。担任《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等专业课程。主持省级教学项目1项,参编教材2部。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团队)

目前,聘请行业教师11名,所有课程模块均有行业教师参与授课。团队教师在教学、专业比赛及指导学生等竞赛活动中屡次获奖。

4

教学科研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团队中,多名教师参与国家级、省级教学类,专业类及学校比赛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其中,娄艳阁副教授获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创新教学大赛获特等奖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国家级优秀奖等多个奖项;专业教师李子瑾多次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称号。团队教师也多次获得“优质课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优秀”等荣誉。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四十余篇,教研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地厅级项目十余项,校级项目六项。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行业学院建设与实践——以大河传媒学院为例》、《智媒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完成了学院省级教改项目的突破。

5

特色培养模式

以大河传媒学院和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为抓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及平台,以项目促实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把教学课堂转为行业环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1)形成以传播中原文化、红色文化为特色的优势学科

建成“广播电视艺术学”省级重点学科、省“广播电视领域”硕士点建设学科、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成果奖多项。

(2)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教学做创融通”的育人模式

与大河网、市委宣传部等共建行业学院“大河传媒学院”,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平台共建,完成教学过程与传媒行业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实现“教学做创一体化”,形成具有传媒特色的工作室模式。

(3)打造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金课

对标五类金课,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能力,围绕新文科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推进专创融合,先后建有《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等国家级、省级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课、虚拟仿真项目、社会实践类精品课程10余门。

6

学院学生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录制科普之声节目采用证书)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报演出)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行业教师为学生进行第二课堂辅导授课)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平顶山广播电视台,进行专业见习)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配音大赛获奖)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参加河南省第二届经典诵写奖大赛获得一等奖)

7

优秀校友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潘聪)

潘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主持人。2016年参加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获全国十佳记者称号,参与全国两会采访出镜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等大型直播活动。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2012届毕业生王少钏)

王少钏,2012届毕业生,现供职于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任《湖北新闻》、《1046新闻晚高峰》、《焦点时间》节目主持人。参加第四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获得全国十佳,2018年被中视协评为“全国优秀主持人”。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2015届毕业生郭晓伟)

郭晓伟,2015届毕业生,2016年至今在北京怀柔区电视台《怀柔新闻》担任新闻主播、记者、编辑。2017年5月负责跟踪宣传报道“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怀柔区服务保障工作;2019年4 月负责跟踪宣传报道“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怀柔区服务保障工作;多次与央视新闻网、北京时间、千龙网等多家媒体合作直播节目。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2届毕业生蔡小斌)

蔡小斌,2012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英国贝德福大学大众传媒专业,在国外留学期间,曾在英国华商报业集团担任广告客户经理。2016年至今供职于福建省三明学院,并担任文化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系主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1

专业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于2007年,是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平顶山学院校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有《全媒体专创融合实践》《电视摄像》《影视剧本创作》《传播理论与技巧》等省级课程6门,拥有实践教学基地二十余个,实验设备总价值一千余万元。

2

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文案写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及制作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主流媒体、影视传媒公司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编导、拍摄、剪辑、制片等工作的复合型影视制作人才。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剧本创作、摄影基础、电视摄像、录音技术、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导演技法、纪录片创作。

3

培养特色

在人才培养中以“文化+传播+实践+创新”为特色,建立了“分类培养+多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创新型编导人才。

(1)学科建设支撑度高。

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一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将高层次建设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发展、育人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岗位分类(Classification)+模块课程(Module)+多元育人(Duality),即对应文案策划、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岗位流程分类培养,构建“素养+知识+技能”课程模块,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

以部校共建、校企合作行业学院为平台,创新创业工作室为载体,引入实战项目,近三年来孵化学生创业团队9个,注册公司14家,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0余人次。

4

师资力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7名,高级职称教师8名,博士学位教师2名,博士在读4名。建立起了一支“理实一体、双师双能”教学团队。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编导教研室部分教师合照)

名师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专业负责人吕静教授)

吕静,教授,中共党员,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负责人。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副会长,博士在读。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市动画微动漫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省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获得者。获省级教学标兵、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级优秀教师、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为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年来主持省级项目3项,省级一流专业一个,省级一流课程一门,主编省十四五规划教材一部,参与省级科研、教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赵亚峰副教授)

专业教师赵亚峰,副教授,中共党员。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县级台新闻奖评委。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专业教师熊文醉雄博士)

专业教师熊文醉雄,博士,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发表的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7年光明网文艺评论十大好文作者。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行业教师、中央电视台导演王向群老师与编导专业学生交流)

近年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聘请来自中央电视台、优酷网、大河网、河南广播电视台、平顶山市广播电视总台、平顶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等主流媒体的行业专家兼任本专业客座教授,走进课堂。专业教师和行业教师发挥“双师双能”优势,带领学生投入校企合作项目,广泛参与节目制作工作,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保障。

5

科研情况

三年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发表各类教科研文章三十余篇,内容涵盖传播现象、舆情应对、视听分析、教学模式创新等。出版《影视剧与地域文化传播研究》《影视重大诉讼精选案例之实证研究》《剧本写作教程》等专著、教材六部。其中,《剧本写作教程》获批省十四五规划建设教材。主持包括“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在内的省级项目十余项。其中“汉字大省的汉字传播人(1)”项目获得2018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特等奖。近两年来,承接地方合作项目十余项,横向项目到账经费100余万。

6

就业与深造

三年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6%,毕业生对专业的学平均满意度为95%。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影视传媒行业,如各级各类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承担编导、策划、摄像摄影、后期剪辑等工作。也有毕业生在平面媒体及政府、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从事活动策划、摄影、撰稿、新媒体运营等工作。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国家级媒体,成为业务骨干,具有较强业界影响力。2015级学生彭文翔毕业后成长为知名影评人,在业界有较大影响。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5级学生彭文翔创立的自媒体账号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本专业考研率逐年攀升,奚文政、楚璐琪等同学考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门大学深造,张通建、刘畅等同学考入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读研。其中秦冠亚同学现于釜山大学电影学系修读博士学位。2015级学生鹿赟毕业后考入西南大学读研深造,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得奖学金。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2015级学生鹿赟考入西南大学深造

在学术活动中与博士生导师贾磊磊合影)

7

优秀校友

(1)陈文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8级学生。传播学博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集中于云传播理论、社交网络与国家形象。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08级学生陈文泰

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硕士生导师)

(2)王海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7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文学、影视剧创作工作,主要电影剧作有《麦豆的夏天》《那年,我还没长大》《哈利与莱生》等。其中,儿童电影《麦豆的夏天》被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列为“第36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07级学生王海洋编剧作品《麦豆的夏天》)

(3)彭振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2级学生。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负责农业科普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拍摄《直面转基因》《寻味袁家村》等大型纪录片,策划“全国十佳农民揭晓仪式”等大型文艺晚会。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2级学生彭振博编导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4)迟艳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3级学生。青年导演,北京医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北京校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导演。微电影《让爱回家》获得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剧情类三等奖,微电影《忽然而已》入围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3级学生迟艳辉(左)在拍摄现场)

(5)赵吉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4级学生。在校期间成立“追光”创新创业工作室,并参与中央六套微电影《纸飞机》的拍摄工作。毕业后于2017年3月成立追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8年6月成立河南魔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宣传片、微电影、广告片百余部。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4级学生赵吉光在拍摄现场)

8

学生风采展示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参与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微拍大赛)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航拍实践团参加

“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参与大型专题片的拍摄)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作品《绿园家训》登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作品获得“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一等奖)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暑期学生赴大河网实习)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校企合作项目微电影《蚀心》拍摄现场)

广告学专业

1

专业简介

广告学专业设立于2006年,现有在校生240余人,是我院一次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1项;建有河南省高校第一个传媒类专业行业学院——大河传媒学院;是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的主要支撑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广告传媒公司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写作、策划创意与管理工作;更可在广告传媒、数字营销等多个领域实现自主创业。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广告调查与分析、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设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广告公司、媒介广告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创意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广告人才。

3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年轻活力、视野开阔、紧跟时代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博士2人,平顶山市社会科学届专家学者1名。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别的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前沿的广告传媒公司挂职锻炼,获取最新的理念和知识。建立起了一支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同时,聘请多个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创意总监、省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等行业专家及为行业导师,开设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为广告学专业培养对接行业需求的毕业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告学专业部分教师合影)

名师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梁广成书记)

梁广成,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在读。本科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2017年至今博士在读。中国新闻史学会广告与传媒发展史研究会理事,校级特色专业广告学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政治传播、舆论传播、品牌传播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长期以来积极参与组织、推动学院转型发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在《世界电影》《新闻知识》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1本。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郑来博士)

郑来,博士,教授,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现任职于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部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一流课程《全媒体人才专创融合实践》主讲教师。先后获得“平顶山学院学术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平顶山学院优质课教师”等光荣称号。主讲《艺术学概论》、《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化赏析》等课程。在《中国电视》、《新闻爱好者》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4部,主持参与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聘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聘请行业导师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

4

科学教研

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多名教师参与并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名次。广告学专业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各类教科研文章60余篇,其中C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承担各类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相关领域专著教材超过8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个,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等成果。其中梁广成老师还参与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文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撰写。

5

特色培养模式

在数字化新媒体的环境下,广告学专业依托数字创意实训室、智慧设计实训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实践项目,分类培养在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和经营管理领域学有专长的创新型广告人才。

1.在策划创意领域,提供《品牌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图形创意》等课程支撑,引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大赛的真实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策划和创意能力。

2.在设计制作领域,开设《设计素描与色彩》、《广告摄影与摄像》、《新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上海国际广告节”;在校内外开展“广告摄影摄像作品展”、“平面广告设计展”等活动。并开设第二课堂,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帮助在设计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更好的学习。

3.在经营管理领域,依托《广告调查与分析》、《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引入虚拟仿真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6

学院学生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告学专业师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荣获佳绩)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告学专业摄影作品展)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广告学专业毕业提案会现场)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走上街头发放调查问卷)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学生在广告工作室给商家做调研分析)

7

优秀校友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我院广告学教研室老师们赴上海看望2018届优秀毕业生蔡京津

右二为蔡京津)

1.蔡京津,女,25岁,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广告学专业传承分享会发起人之一,现就职于上海程迈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资深策划经理。参与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品牌的创意营销活动。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9届优秀毕业生吴雯静)

2. 吴雯静,女,24岁,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广告学专业学生,现就职于深圳蓝色光标广告有限公司,担任客户主任。参与TGA腾讯电竞峰会、天美12周年、使命召唤手游等产品活动的执行工作。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9届优秀毕业生王信)

3.王信,女,24岁,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广告学硕士学位。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6届优秀毕业生陈卡卡)

4.陈卡卡,女,27岁,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赴韩国釜庆大学攻读广告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已博士毕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1

专业介绍

网络与新媒体——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设立于2016年,现有在校生272人,是我校最年轻也最具有活力的专业之一。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新文科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建有河南省高校第一个传媒类专业行业学院——大河传媒学院;是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的主要支撑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可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知名互联网企业(如抖音、优酷等)或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领域从事文案策划、网站编辑、运营推广工作,担任记者、编辑、策划等职位。

2

培养目标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及媒体运营知识,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能力,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在新闻媒体、网络公司、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网络新闻采编和新媒体运营等相关工作,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性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师资力量

本专业汇聚了院系的中青年骨干和教学精英,建立起了一支专兼结合、德才兼备、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4人(含在读)。团队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强,形成了一个极具战斗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教师曾获得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级教学标兵、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多个荣誉称号,拥有各类行业任职资格证的4人。现有校级应用型课程《新媒体新闻制作》建设团队一个、校级A类重点学科传播学建设团队一个。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部分教师合影)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行业教师大河网总经理高亢亲自为实习生授课)

名师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刘立成博士)

刘立成,博士,高级记者,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平顶山学院气象(生态)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武汉体育学院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委员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委员会理事、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第二批首席科普专家。先后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2篇被《新华文摘》摘编。出版《汉字大省的汉字传播人》等著作6部,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等纵向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全国气象部门2010年度调研报告三等奖一次,湖北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两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第一届湖北省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图文类)二等奖一次,第二届湖北省优秀气象科普作品(解说词类)一等奖一次,省部级好新闻奖多次,全国气象科普奖多次,河南省社科联社科特等奖一次。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赵鹏博士)

赵鹏,博士,副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教研室主任。近年来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平顶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平顶山市社科联一等奖、平顶山学院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4

教学科研

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强。万鹏等多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校级教学优秀奖评选一等奖等荣誉,近两年教师累计获得各类教学比赛共12人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各类教科研文章80余篇,承担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出版相关领域专著教材超过8部,各类横向项目到账经费120万元以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河南日报、大河网等企业或媒体一线参加实践能力提升锻炼,取得良好效果。万鹏老师先后取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后期编辑与制作培训”结业证书、“无人机应用技术”高级职业技师证书。朱晓娜先后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授予的生涯规划师证书、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导师资格认证。团队凝聚力强,教科研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突出。

5

特色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大河传媒学院”等实践平台,形成了厚学科基础、宽专业口径,重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1.对接地方文化传媒产业链和创新链,建设与地方和行业需求高度契合的特色优势专业。通过与平顶山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与大河网等地方主流媒体校媒联手,政、产、学、研协同,共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2.以能力产出为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模块,突出新媒体采编、制作、运营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

3.共建面向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践创新平台,以专业工作室模式打造“教、学、做、创”一体化学习空间。与大河网共建大河传媒学院,开设“行业课程”,并选派学生到大河网实训就业,实现行业和学校的无缝对接;与省内外多家主流媒体合建“新媒体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以专业工作室为载体,以真实项目为纽带”的校媒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6

学院学生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江绿野

参与的“河南非遗民间曲艺文化传播”获省“互联网+”省赛一等奖)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何子豪获第七届铁塔记者节新闻采写大赛一等奖)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赴大河网实习)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参与“新河南”项目拍摄)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获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新闻编辑创新大赛华中赛区二等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1

专业简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14年,是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现有在校生200余人。专业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文科专业实习基地、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有实践教学基地30个。建有《全媒体专创融合实践》、《传播学》等省级课程3门。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的知名文创企业(如抖音、今日头条)和文化管理部门(如文旅局),从事创意策划、项目运营、文化管理等工作。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文化产业学科知识,熟悉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具有文案策划、文化传播、文创设计、文旅推广能力,能够在文化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策划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3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行业教师2人,特聘教授1人,其中博士4人,副高以上职称3人。本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每年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前往文创行业实践,专业教师在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方面,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职业技能,其中赵轩老师获得第二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同时,引进行业教师进课堂,聘请高校专家和行业专家兼任本专业特聘教授,近年来聘请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优酷网、大河网等高校和行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带领学生投入校企合作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校内外保障。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合影)

名师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王冰博士)

王冰,博士,副教授,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曾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州学刊》《南开语言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三部,参编著作两部。主持国家古委会资助项目“王尚絅集校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歧路灯》清代抄本异文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歧路灯》版本研究”“乾隆至晚清《歧路灯》抄本异文研究”等,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五代敦煌农业系统变化研究”、河南省社规划项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等。2017年参与指导完成的“河南平顶山李绿园:用心读书亲近正人”廉政文化专题片在中纪委网站播出。参与建设“中国古代文作品精读”省级一流课程。2013年、2019年被评为平顶山学院师德标兵。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路学军博士)

路学军,博士,副教授,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理事、平顶山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成员、平顶山市地名委员会专家、湛河区政协智库成员。曾在《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著作四部,参编著作三部。主持河南省软科学项目《软实力提升视角下河南县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十三经陶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基于“根文化”挖掘的河南会展业发展研究》等研究项目二十余项。研究成果曾被民盟中央、平顶山市人民政协、河南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资政参考》、平顶山市社科联主编《平顶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正式采用,供各级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使用。获河南省高工委、省教育厅一等奖、河南省社科普及项目特等奖等各类奖励十余项。主持校级精品在线课程《文化资源学》、校级核心通识课《中国历代城市概览》,参与省级一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获2019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和平顶山学院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平顶山学院优秀教师、平顶山学院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平顶山学院优质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赵轩老师)

赵轩,硕士研究生,讲师,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教师,获第二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组)特等奖、平顶山学院2020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理论、实践一体”的优质课程,先后参与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影视剧本创作》、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影视艺术概论》等多门网络课程建设。

4

教学科研

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高,育人能力强,赵轩等数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大赛特等奖、校级教学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专业教师发表各类教科研文章四十余篇,出版《犹太女性生存困境的文化阐释》《通鉴纪事本末》注译丛书、《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文化传承与变迁》《行走与溯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专著4部、《文化旅游发展与规划实例》行业教材1部。主持包括“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项目”在内的省级项目十余项,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2次。专业教师参与完成了平顶山地区县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十余项横向项目。

5

特色培养模式

(一)以特色实战平台为依托,以真实项目为纽带,以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知识积累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拓展为提升的培养结构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行业教师深度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形成基于实战环境的实践教学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等课程实训环节由行业教师带领学生分批前往北京·红庄国际文化保税创新园、北京京城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汝州弘宝汝瓷进行项目实操,两年内专业先后有60余名学生在完成了实训项目。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文管专业学生在弘宝汝瓷文化园进行项目实操)

(三)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直接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大河传媒学院,和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共建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研究院,加强校企(地)合作,通过与地方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组建校地合作团队(会展策划团队、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团队、丝绸文化研究团队、数字传媒文化团队等),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6

学院学生风采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4级文管专业学生刘金泉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文管专业学生在河南弘宝汝瓷文化园实习)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文管专业师生参加“第三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文管专业学生在“第三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现场实践)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文管专业学生在河南王英沟村调研)

7

优秀校友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4级优秀毕业生刘金泉)

1.刘金泉,男,24岁,中共党员,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学生,现为云南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

本科期间成绩优异,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共6项,参加各类比赛获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共40余项,在《光明日报》《人民网》《大河报》《平顶山学院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10余篇。

读研期间,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等奖励6次,主持省教育厅课题《从建国70年傣族题材电影看傣族社会变迁》、校级课题《影像史学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少数民族形象研究》,参与校级课题多项。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2014级优秀毕业生侯海燕)

2.侯海燕,女,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学生,现就职于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电商概念的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签约明星主播包括王祖蓝、王耀庆、张柏芝、张予曦等多位知名艺人)。在公司新媒体部门任高级编辑,主管20人团队。实时监测部门广告、知识付费、小说、流量主等的收益数据,分析收益变化,研究收益权重,调整收益方向,制定新的规划。

院徽及吉祥物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院徽设计理念

19广告沈丽冰:

院徽整体蕴含着‘’新传新传,薪火相传“这一内涵,整体外形是一只凤凰,凤凰捧着那颗星是代表着在闪闪发光的新传学子。凤凰这一熊熊燃烧的烈火是薪火相传的火,代表着团结和光芒。同时,凤凰的形象是由英文字母X和C组成,也代表着新传的薪火相传。院徽的整体颜色延续了校徽的颜色,统一又和谐。

吉祥物设计理念

17广告王梦雅:

新传院吉祥物的整体形象以鹰为主,因为平顶山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鹰城;新传学子的担当和责任如鹰击长空,掷地有声。

其次,相机、导演马甲、话筒等配饰,也象征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各专业间的通力合作。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END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扫码关注我们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转发编辑:李海军

转发来源: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温馨提示:在浏览“想要成为media star吗?来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平顶山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想要成为media star吗?来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