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 忙!忙!忙!

南京艺术学院,艺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6-11 16:00:54 文/孟若熙 图/周蕊琪

关注

蝉儿爬上树梢,欢快地鸣叫;

地头的中稻返青,秧苗青绿;

黑黝黝的泥土上,留下农人的脚印;

夏季炎热,生命活跃在每一个角落,

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

南京艺术学院

南艺官微与新华社创意海报突击队联合出品

北方收麦,南方种稻。

芒种忙种,可收可种,

忙着收获喜悦,忙着播种希望;

忙!忙!忙!

故而,“芒种”,也称为“忙种”。

芒种三侯

一侯· 螳螂生

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专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叶。

二侯·鹏始鸣

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成语“劳燕分飞”中的“劳”,就是伯劳鸟。

三侯·反舌无声

与伯劳鸟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而停止了鸣叫。时至仲夏,花香已逝,鸟语渐稀。

芒种习俗·农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微风都带着收获的味道,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食物和陪伴。壮丁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经过一天的农忙,精疲力竭。但他们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可以多收获一些饱满的麦粒了。

芒种习俗·祭祀花神

“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红楼梦》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花朝节迎来的花神,为人们带来了数不清的锦绣花事,此时众芳摇落,也终于到了花神归去的日子。人们通过祭祀送别来期盼来年再会,“祭花神”算得上是是芒种节气里别样的缱绻和浪漫。

芒种习俗·水煮青梅

随着芒种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进入了仲夏特有的梅雨时节。古人自然有许多顺应节气的习俗,其中最有名的是至今尚存的“青梅煮酒”。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三国演义》

在江南等地,每逢初夏时节,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涩滋味还难以入口。妇孺孩童就会先采摘青梅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渍,或是投入黄酒中煮制。三国中妇孺皆知的典故“煮酒论英雄”中的“酒”正是青梅酒。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每一年,乡野的植物总是认真地走过四季。

有谚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且趁麦香,让我们为自己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愿每个努力的人,所种皆有所得~


-本期责编-

文案:戴浩羽

美编:王湘

出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

1.校党委书记杨明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收藏!南艺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3.党史学习教育专辑 | 传媒学院“正、真、新、实”奏响党史学习“交响乐”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欢迎广大粉丝向我们提供资讯和投稿

联系我们:nua1912@sina.com

扫描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让我们点亮1912个在赞和看,让世界看见南艺!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南京艺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南京艺术学院-芒种 | 忙!忙!忙!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