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经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
其中,在本次认定 21 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中,长株潭城市群名列其中;在 63 个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中,湖南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作为三一集团全资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三一职院先后获评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第二批“1+X”证书试点专业、全国工程机械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住宅工业化人才培养基地等资质。连续四年平均对口率为95.18%,高于省内近四年平均对口率(80.83%)14.35个百分点。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平均月薪为5012元,半年后月薪增长率为67%,高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薪的39.2%....三一职院缘何在产教融合里占据独特优势?
近年来,在落实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下,学校一直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理念创新,产教融合理论研究成果多点开花
针对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开展“319产教融合机制”研究,帮助校企双方进行价值取向、发展规律、运行模式三方面进行融合,在校企合作平台中,实现“产业与专业对接”“技术与课程对接”“商业模式与实践实训对接”“岗位设置与就业体系对接”“研发创新与科研双创对接”“人力发展与职业培训对接”“内部培训与双师队伍对接”。据了解,2019年,学校立项了8项与产教融合相关的省级课题,目前这些课题正在按计划加紧研究、推进。
路径创新,拓宽校企资源边界
在方法路径上,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产教深度融合之“九链对接”体系,以“九链对接”作为现代学徒制育人的方法路径,校企双方在重要环节上互为需求和供给,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大地拓展了双方的资源边界和能力边界,真正实现了“1+1>2”和多方共赢。2019年,集团向三一职院输出企业师资120人,直接经费投入达到170万元。赠送设备价值49.6万元,资助各类奖教金、奖学金、活动经费达40万元。校企双方共同出资,按企业的标准,融入企业文化合作创建共用工程训练中心,校企共建8个校内实训基地,11个校企实训基地。学校服务三一集团和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企业,建立和完善包括工程机械、建筑工业化、乐学三一、等九大类培训项目模式,承办三一集团2019年第三届泵送“巧匠杯”服务工程师技能比武大赛。与5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企业员工培训中心(点)22个。累计培训工程机械产业链生态圈企业单位74家,其中三一集团内部27个单位(职能总部、事业部和子公司),代理商及终端客户8家,行业企业客户37家,政府培训项目2个,培训业务辐射三一集团及其生态圈。2018年至2021年6月底,累计为中建三局、中交四公局、中国石化、中国物流、黑龙江建工、江西建工、江苏新越、泽友科工、湖南盈旺、株洲嘉城、天班建筑劳务集团、山西北起、湖南大弛、广州山屹、宁夏三重、南京凯雷、山西湘阳、广西合浦圆通、三一集团、三一重工、三一国际等企业培训905个项目,培训60217人次、37.3万人天。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在实践运行上,学校实施“招生即招工”“工程师即教师”“车间即教室”“生产资源即实训资源”“实习即就业”的人才联合培养。据了解,三一职院近四年平均对口率为95.18%,高于省内近四年平均对口率(80.83%)14.35个百分点。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平均月薪为5012元,半年后月薪增长率为67%,高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薪的39.2%。同时,集团及其海外代理商、国内外大客户先后为三一职院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近200个。在定向班级,16级营销班毕业学员44人半年内累计销售金额达1.476亿元;2名服务班学员获得客户锦旗,3名学员完成配件任务30万元;装配、焊接等技工类班级实习期计件平均工资已达1万元,7名学员一毕业即提升为工位长或班组长。
2021年7月21日,副校长邓秋香在长沙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专家研讨暨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结题评审会议上做经验总结,长沙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卢鸿鸣等人对学校产教融合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产教融合模式发展成熟、堪称典范,具有一定的引领与前瞻性,大可在产教融合服务输出上做些文章,发挥带头作用,推广传播先进经验”。国家发改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来校调研,调研组组长国家发改委社会司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徐辉曾如此评价学校。同样,对于“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采守宽、教育部职教所副所长曾天山等人也给予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三一职院的合作模式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等省市级媒体上先后发表了276篇相关新闻报道。疫情期间,学校现代学徒制班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驱动的学习场景,其模拟挖机操作的学习方式更是获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光明网、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红网、华商网、头条校园等十余家国家、省、市级媒体平台转发报道。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