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世代务农的家庭中来,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习,成为一代爱国青年,为农民问题呕心沥血。他是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一生清贫爱国的革命家,他就是方志敏。

欢迎大家收听党史教育红色电台栏目,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的革命先辈一生的革命故事。
明媚的花园终将代替凄凉的土地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欢乐将代替死之悲哀。”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在牢狱中对未来美好中国的期望,就算他在狱中受尽酷刑,脚上之镣足重十斤,他依旧心怀国家,笔耕不辍,留下他生命中最后的呐喊,用血和期待写下这《可爱的中国》。
这正是方志敏在昏暗的牢狱中蘸墨挥毫写下的珍贵文字,即使正值寒冬腊月,他依旧心存革命精神,化监狱作战场,以纸笔代刀枪,以密集的思想化作枪林弹雨,写下了这字字浸血泪,句句啼真情的旷世佳作,为的只是让他心中可爱的中国早日成为现实。
山河为证,历史为鉴。方志敏笔下的中国如今已成为现实。他唯一在世的女儿方梅,在识字后读的第一本书便是父亲的《可爱的中国》,跨越时空,通过文字让方梅心中父亲的形象也变得饱满而立体。年幼的她慢慢明白了祖国是什么,更知晓了父亲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爱,感同身受了共产党员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直到今天,年近90的方梅依旧没有停止写作,和他的父亲一样,用笔尖书写自己的生命,延续父亲的担当,延续传承一份革命精神!
革命的成功高于一切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方志敏悲愤不已,他回到了老家,召集革命者,在赣东北地区创建了根据地。在听取了当地老百姓们的心声后,方志敏认为应该先打压趁机残害百姓的地主恶霸们。但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的第一个打压对象,竟然是自己的五叔方高雨。
方高雨虽为方志敏的五叔,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封建地主。抗战时期肆意欺压百姓,当地百姓都对他憎恶不已。而且方志敏打算成立革命组织时,方高雨不仅当众表示反对,还告密让白军抓捕革命党人。哥哥方高贤为此私下劝说他,希望他能支持革命。然而,无情的方高雨不仅没有听取意见,反而勾结白军,将自己大哥活活打死。方志敏得知此事,怒火中烧,他带人包围了方高雨家,命人将他绑了起来。

面对痛哭不已且不断求情的奶奶,方志敏一边给她讲道理,一边将她搀扶回家,待奶奶平静之后。才拿枪果断将方高雨击毙。此举吓坏了那些地主们,连自己的五叔都杀,还有什么是方志敏干不出来的?至此以后,那些地主们再也不敢随意欺压百姓了。也正是凭借着那次果断的行动,过人的勇敢,才使方志敏成功建立了赣东北根据地!
青春的先烈,在清贫中担当
1935年,方志敏同志不幸落入敌手,在狱中写下了传颂后世的《清贫》一书。“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历史深处那个伟岸的身影越发清晰,清贫的光辉越发璀璨起来,我仿佛能听得见他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受到那清贫的光辉里跳动的可贵品质。
在怀玉山区,华东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盆地。1935年1月,它因为一个革命者的被捕,而彪炳史册。
“赶快把钱拿出来,不然一炸弹炸死你”“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
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存”“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藏在哪里”“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
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这段场景,被方志敏绘声绘色地记录在了《清贫》这篇文章里。两个国民党士兵,原以为可以从这个共产党大官身上搜出不少钱财,但搜遍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只钢笔,没有一文钱。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宁死不降,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他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时年36岁。
正如方志敏所说,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成为了广大苏区干部安之若素的生活状态。这是奇迹吗?不,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担当!担当是革命时代共产党员不可或缺的品质,如今更是如此。回首先人彪炳史册以竞风流,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把担当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在史简上留下了让人为之动容、为之神往的华彩篇章。
新时代的接力赛已经开始,我们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做民族脊梁、挑发展重担,就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风雷激荡、岁月已远。如今英烈流血瘗骨之地已绽放无数圣洁的花朵。担当的精神在华夏的沃土上,早已散发出芬芳馥郁的花香,弥漫在新时代青年的花园中。
- END -
来源 :刑技学生大队
整理:文泽骏唐胤哲
编辑 :彭冰立廖国栋
美编 :曾遥 曹辉荣
审核 :莫明琪 雷惠雄 赵修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