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徑》
1月10日(星期天)晚7点30分
学院教师曾琳娜个人学位专场晚会
《沉·徑》
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风雅厅举行
曾琳娜
1993年生,湖南长沙人,现任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舞蹈专业教师。201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教育)专业,2018年考入吉首大学攻读舞蹈领域舞蹈编导专业方向艺术硕士。学习期间,曾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参研省级课题2项。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作研究与实践。
校内导师:李开沛
教授,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硕士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吉首大学武陵山区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研究所所长、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研创中心主任,舞蹈学省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和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级一流学科评审专家,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
校外导师:余大鸣
国家一级编导,大校军衔。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原文工团副团长兼创作室主任、书记。建国六十周年荣获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全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全军文艺会演评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国家文旅部“群星奖”评委;全国“山花奖”评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评委;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委;国际“蒙古舞大赛”评委;央视CCTV“舞蹈大赛”评委。国家“文华大奖”、“文华编导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戏剧导演奖”、中国“荷花奖”获得者。第二炮兵“巾帼模范”获得者。多次荣立二、三等功。
《沉·徑》
沉:深切长久。
徑:道路,方法。
人生应该有追求,艺术高峰需要攀登。我摸索着走进湘西,找寻着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道路与舞蹈创作的方法。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我沉下心来思考、探索。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人,参与的每一件事,思想观念上发生的每一次碰撞,都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都让我慢慢成长,也被我融入到创作之中。今天所呈现的作品,即是我一段时间以来沉淀和探索的结果。
接下来请欣赏舞动瞬间!
1.六人舞 《唤》
湘西是山的世界,千百年来的巫风傩雨与楚歌巴舞浸透了这片土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神秘而传统的艺术文化像潮汐一样冲击着我,吸引着我、召唤着我,令我品味、思索和寻找,去体悟和感受它的力量。
编 导曾琳娜
音乐剪辑曾琳娜
表 演黄欣潘尧张梓钰郑红飞阳度平杨日中
2.女子群舞《呛》
人类文明的脚步从来都不会停驻,前进之路永远连接着传统文化之根。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时空里,一群拿着烟杆的老太太逗趣的小日子,被“嘚瑟老太”突然拿出的洋烟斗给打乱,所有人都被吸引并争相把玩,有的甚至丢弃了顺手的土烟杆,只有“倔老太”还守着自己的土烟杆。在诙谐戏谑的“呛劲儿”中,表达了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人文情趣。
编 导曾琳娜李文婷
音 乐韩盘庆
表 演王百惠杨真尊徐冰冰闻婧黄佳敏廖赐黄佳佳陈瑶潘莹骆雅晴向思刘佳怡梁倩瑜许奥婷李文芳曾仟喜
3.三人舞 《守》
湘西古属楚地,诗人屈原歌之曰:“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作品以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中的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故事为原型,借用一根古老的渡绳和一把撑开的油纸伞,表现一位妙龄少女在渡船和码头边痴心守望心爱之人,回味过往那段纯洁美好的情愫——“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编 导曾琳娜田露
音乐剪辑曾琳娜姚闯
表 演阳度平杨日中曾仟喜
4.女子独舞 《依》
用摇晃、轻拍、颠颤等动作与背篓对话,以表达奶奶对小孙子的宠溺与呵护;用温暖的童谣展示奶奶与小孙子相互依靠、依偎、依赖的亲情。“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背一篓山花烂漫,牵一世祖孙深情,在风雨人生的路上,您留下的只是背影......
编 导曾琳娜
音乐剪辑田涛
表 演王百惠
5.男子群舞 《悍》
自古湘西多侠气。作品以威武雄壮的刀舞,表现湘西汉子抵御外族入侵、保卫家园、不畏生死的雄键强捍性格与精神。
编 导曾琳娜
音乐剪辑蒋浩
表 演何广赵志勇阳度平郑红飞曹宏伟梁纪元黄福军卢晓锋杨日中李政赵坤石维富张永晴宋杰
6.女子群舞 《盼》
湘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湘西汉子雄强蛮捍,湘西女子温润坚韧。那一盏盏马灯,象征着温暖与指引。它时而似万家灯火,时而似柔软的内心情绪,时而又似回家的路,点亮了牵挂,深怀着爱意,充盈着期盼。
编 导曾琳娜
音乐剪辑田涛
表 演邓芬李好谷滟淇梁颖潘尧刘芊何静彭英芝吉庆玲黄佳敏梁倩瑜 彭齐黄欣黄佳佳刘佳怡邱银娟缪婷潘莹陈瑶廖赐骆雅晴谢萌明向思
7.男子群舞 《生》
土家族重生歌死,顺应自然。作品以撒叶儿嗬仪式为素材,以男子群舞的方式展现生死对话、祭奠亡灵、安抚送别等场景,哀而不伤地呈现土家族人民与天地共生、物我一体的生命观、宇宙观。
编 导曾琳娜
音乐剪辑韩盘庆
表 演 何广赵志勇阳度平郑红飞曹宏伟梁纪元黄福军卢晓锋杨日中李政 赵坤石维富张永晴宋杰
8.双人舞《灵》
人是自然之子,也是自然生灵。作品运用抽象的肢体语言和手法、意象化的形象与造型设计,以力与力之间的游转,表达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思想。
编 导曾琳娜
音乐剪辑姜茂达
表 演许明黄欣
特邀嘉宾许明
文字 郑英杰曾琳娜
主持谭辕
灯光设计陈庆
音响郭亮符辰安
视频蚂蚁豪贰
摄像周世波
摄影孙波辉
前台主任谷枫
后台主任袁琳
特别鸣谢简德彬刘霞蒋浩王松焦娜黄涌天易冠男江花谭珊毛伟臣彭子芹彭舟高攀周莉 游龙孙健飞
编辑|童子晗
责任编辑|林夕
Copyright 张家界学院全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点亮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张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