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系列报道
创新机制外引内培
建强建优师资队伍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教师教育教学整体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建立机制严把师德关
坚持师德为先。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机制、监督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划出师德师风红线,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
2017年9月8日,学校举行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双十佳”和师德标兵表彰大会 何妍/摄
构建舆论导向机制。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等手段,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双优双十佳”评选,近六年评选“十佳教师”30人,“十佳教育工作者”30人,“师德标兵”10人。校园网设立“典型风范”版块,推出“双十佳”“正德好老师”等37篇系列报道,努力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2020年9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 陈月/摄
立足自培储备优秀师资
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若干意见》《师资培训与进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选拔培养优秀人才、拓宽教师培养培训渠道。继续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已有13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生45人。共组织骨干教师5批256人到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进行培训学习;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海外教师进修计划,选派173人出国进修培训;举办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金课”建设、经管类教师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每年开展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先后有75名教师接受导师指导。
2018年7月17日,我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厦门大学开班 张姣/摄
2019年7月,学校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刘建发供图
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结构
学校出台《博士和正高职称人才津贴考核办法》等文件,不断完善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的引进政策,采用“校编招聘、无固定期限合同、超国民待遇”方式引进优秀应届毕业博士。六年来公开招聘教师200人,其中博士161名(含学科、学术带头人25人),学校博士教师数量由2015年初的50人增加到224人。实施了厚生人才工程计划,“十三五”期间遴选厚生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0人,学科带头人(第二层次)20人,青年英才(第三层次)40人。
2020年9月10日,学校举办第36届教师节庆祝大会暨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 何妍/摄
当前,专任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学术型)1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4人,“湖湘青年英才”人才计划人选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2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十人。
新媒体工作室
文字丨何妍
图片丨何妍 陈月 张姣 刘建发
排版丨欧阳旭
审核丨何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