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既明:从任教到建馆,做好“一砖一瓦”【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三十人谈】

湖南工程学院,艺考

湖南工程学院

2021-6-23 17:05:20 文/阎泽天 图/冯婷

关注

彭既明,82岁,1955年就读我校,1959年于留校任教,1969年7月入党。

湖南工程学院

01

您还记得当初来校的场景吗?

1955年,我以学生的身份来到学校,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就四五间房子,包括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这些房子前面是个小山丘,其他就什么都没了。最初的时候学校规模不大,三四个专业招了两三百人。

02

留校任教后,在教学、专业等方面您是怎样提升自己?

我从1955年来到我们学校,毕业后直接留任教学,之后就没有离开校门了。留校时我还是一名中专生,在人才济济的学校,中专学历怎么行?当时学校也很关心我,将我送到全国有名的电子研究所去学习,之后还让我去一些电子研究所实习进修。我很珍惜这些学习的机会,每次我外出学习,我都认真听讲。

教书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慢慢习惯的过程。我以前的班主任在我留任教师时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告诉我怎么教、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明白。

03

毕业留任教学时,也许有比您年长的学生,那您是怎么处理师生关系的?

比我年纪大的学生大有人在,有很多比我大三四岁的。虽然我比他们年纪小,但他们对我很有礼貌很尊敬,平时见到我都叫我彭老师。我在教室上课、布置作业或者交代一些事情的时候,学生也都十分认真,教学氛围还是比较好的。

湖南工程学院

01

听说,现在南校区图书馆是您当时参与建设的,您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当时我担任馆长,学校的图书馆只有三个教室作为书库,一个大会议室作为阅览室,时常看到有同学站在阅览室里面看书。作为馆长,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一门心思地想扩大图书馆的规模,让同学们在宽敞、明亮、安静的阅览室里面看书、学习。

修建图书馆花了不少时间,从选址到设计方案,再到施工,我都全程参与。我想修建成环境优美、超大储存空间、功能齐全、外观时尚的图书馆,当时想这个图书馆过三十年、五十年仍然可以用,不落后。经过所有人的努力,最后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大家满心欢喜。现在每次在校园里面散步,路过图书馆,看到我们的学生拿着书本进进出出,我都感到非常高兴。

02

图书馆建设完成后,师生是什么样的感受?

他们开心得不得了。之前的图书馆,是一间一间教室,会议室当成阅览室,有时候还要在里面开会,学生只能挑着时间读书。图书馆建成后条件好了,藏书多了,看书的人也多了,阅览室常常坐满了人,学习氛围也浓厚了。而且作为一个高校的话,有一个环境良好藏书充裕的图书馆是很有必要的。

湖南工程学院

TALKING

记者手记

采访彭既明老先生的时候很明显能感觉到老先生对于学校深沉的情感,他不断重复自己是与这所学校一起长大的,自己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学校升为本科、升为一本都十分欣喜。他为了学校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并由衷地希望学校的未来能更加辉煌。

同时他也希望青年学子积极向党向组织靠拢,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后浪才俊为学校、国家做出自己的那一份努力与贡献。

往期回顾

湖南工程学院

歌声好听!颜值超靓!湖工“好声音”等你来Pick!

湖南工程学院

李湘阳:筑牢学校“安全墙” 撑起师生“保护伞”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三十人谈】

湖南工程学院

吴丹:传递时代点滴 凝聚青年力量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三十人谈】

通讯员:李姝琦 林晓迎

视频来源:刘东芝 麻思楠

编辑:易可可

审核、监制:宋强 杨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南本科院校-湖南工程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湖南工程学院-彭既明:从任教到建馆,做好“一砖一瓦”【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三十人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