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
(1914-2005)
江明与丈夫吕振羽
江明,原名王时真,湖南省临澧县人。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的夫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长春市委党校副校长、文化部办公厅秘书处处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
左手革命 右手爱情
1937年,民国大学迁长沙后,王时真与时在长沙的吕振羽相识。
1938年,王时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随吕振羽参与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并在革命斗争中结为夫妻,成为终身伴侣。在这里,王时真协助吕振羽在学院中发展中共党员40余人,发展民族解放先锋队员100余人,国民党惊呼该院为中共的“南方抗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里重彩的一笔。
1939年5月中旬,经省委批准,吕振羽在家乡金称市建立中共金称市支部,王时真(江明)担任该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
1939年8月,王时真和吕振羽奉调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理论、历史研究和统战工作。
1940年皖南事变后,吕振羽夫妇奉调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其间王时真化名为江明),江明先后担任华中局民众教育读物编辑、调查研究室干事。7月,苏北平原遭受了日伪军的反扫荡,根据地军民随即展开反扫荡斗争。战斗异常地残酷,江明和丈夫一道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洗礼。
江明对7月苏北平原根据地开展反扫荡战斗有感而作:
敌寇, 它垂涎着麦子的清香, 它害怕新生的力量, 要趁我们还没有壮大的时候, 来一次残酷的“扫荡”。 然而, 不中用的诡计, 瞒不过警觉的巨眼。 反“扫荡”的号角震响了! 放下镰刀拿上枪, 战士们英勇地奔赴战场…… 铁拳粉碎了敌寇的进攻, 苏北的原野, 这为欢乐所兴奋的原野啊!新的秧苗在新的希望中生长, 贫瘠的土地穿上了绿色的新装……
1942年,江明随刘少奇同志穿越苏、鲁、冀、豫、陕五省,突破层层封锁,艰苦行军10月,才抵达延安,担任刘少奇的政治和学习秘书。从苏北到陕北,从盐城到延安,江明又开始了人生新的重要经历......
1945年后,主动请缨去了东北,参与创办大连大学、东北人民大学。
1962年,与吕振羽回到家乡,搜集革命斗争史料。时年底,吕振羽蒙受不白之冤。
1967年,吕振羽正式被捕入狱。在吕振羽的劫难岁月里,江明如煎如焚,奔走呼号,直至1975年平反昭雪。
高风亮节 一腔忠诚
1983年,江明汇款6000元给家乡邵阳县金称市乡政府,资助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农村图书馆“振江图书馆”。
1985年,江明遵其丈夫遗愿,将丈夫吕振羽收藏的全部图书资料和在北京的故居捐赠给吉林大学。其中有很多精装线古籍为国家的孤本或绝本,她没有把这些留给儿孙而是献给了国家。
2005年,江明90岁过世后,中共中央国家工委编辑出版了《身边的榜样》一书,江明的事迹收录其中。
2007年纪念建军80周年,全国妇联编辑了《巾帼英雄》邮册,江明位列380位巾帼英雄之中。
暮年傲霜雪 壮志激雷霆
赤胆忠心跟共走,暴风骤雨不回头。
终迎旭日晨光美,莫把佳期岁月丢。
耿耿坚贞兴国业,蓬蓬朝气为民酬。
勤勤恳恳呕心血,孜孜时时为九州。
俞到夕阳红胜火,欲把光辉燃晚秋。
以上内容均整理自邵阳文史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铁军传媒网、新湖南。
欢迎留言指正,感谢您的阅读!
本期指导|黄乘政
本期编排|臧泽睿乔紫璇龙冬林王霞
—— END ——
学生编辑:黄丹
编辑:赖胜兰
责编:王丽华
审核:周红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