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是在1958年成立的原阜新煤矿学院采矿工程系矿井建设教研室基础上,经过六十多年办学积累而形成的我校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设施完善、科研实力较强、就业前景最好的教学单位之一。已为国家培养了15000余名土木建筑领域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0余人。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下设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八个二级学科。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工程结构及防灾、岩土力学与工程、水科学与市政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材料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拥有土木水利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和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和矿山沉陷灾害防治等两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辽宁省一流示范专业。
学院拥有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学术梯队,形成了以土木工程学科为支撑带动专业发展的势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等央企和全国著名煤炭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
学院正在以“大土木、大格局、大发展”的理念,秉承“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新工科背景下,努力培养土木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而奋斗。
专业概况
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的升级转型,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而成新工科专业。智能建造专业的设立符合建筑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需求,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校智能建造专业将于2021年开始招生。
师资队伍
智能建造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10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63%,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省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具有充足的专业建设经费和完善的实验实训设施。
人才培养效果
智能建造专业培育学生既具有土木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又具有智能新土木人才的复合知识结构,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设计院、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单位等传统土木工程行业从事设计、施工与管理,也可以服务于智慧建筑与基础设施系统、BIM咨询、数字建造技术研发、建筑机器人研发等建筑业新技术单位。
本期制作团队
资料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封面 |王柄一
编辑|杜雨欣
校对|白一卉刘涛
审核|宋艳芳
点亮在看才方便再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