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天云阁画室”关注我们
中国最早的美术高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个问题首先要追溯到:中国最早的美术院校是哪个?
1917年10月,蔡元培向教育部建议成立专门美术学校的提议得到批准,从此揭开了中国国立专门美术教育的历史。1917年10月底,经教育总长范源濂正式批准,成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大礼堂正门
那么最早的美术校考又是什么样的?
根据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春季招生启事,首届春季计划招收中等部绘画、图案预科生50人。按招生规定,高中毕业的考生只考国文、算术、图画三门;而同等学力者,还要加试历史、地理、理科三门。
百年之前的考题与试卷已经无从考证,小编只能找到五十多年前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的艺考试卷。朴素不做作的素描静物,还有欣欣向荣的速写创作,仿佛带我们穿越了时空,感受到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那真挚、朴实的感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77年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介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同年11月,570多万人走进了考场,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这种竞争如此残酷的场面同样存在于艺术领域,单从当年四川美术学院的招生情况就可窥知:1977年春节四川美院开始招生,共招生109人,而当年四川美院的初试报考人数是5795人。
1981年,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78级毕业留影
当时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青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的:“我们考上大学很不容易,像我是从江苏镇江这个城市来的,我们这个城市有五十万人口,有二百个人去考,只考上我一个人。有很多城市,每个城市都差不多。另外,江苏是一个很大的省,有很多城市,南京考上的多一点,有7个同学,其他城市都只有一两个。这样一来的话,美术学院以比较严格的写实技巧为准收生,因此,大家进去之前就会画画。”
那时候的美术高考,虽然不像今天这样井井有条、声势浩大,但却孕育出了许多画坛大腕。
1963年,国画系毕业生与系教师合影(前排左起黄羲、顾坤伯、刘苇、诸乐三、潘天寿、陆维钊、高培明)
1965年8月,浙江美术学院暑期毕业班师生合影
作为新时代的美术生,上文那些事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仿佛没有真实感。如今的美术生,纠结在素描、色彩、速写各种美术考试科目之中,每天在背男女青年头像、练速写头手脚局部、搅拌颜料中度过。
但实际上,美术生要苦逼练素描基础这件事的源头,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从17世纪开始,支持普桑的“线条党”和支持鲁本斯的“色彩党”就争个没完,吵了200多年也没啥结果。直到普桑的“大粉头”安格尔当上法兰西学院的院长,官方风格才完全统一。
安格尔从普桑那里学会了如雕塑般刻画,然后他又把“雕塑感”中的“线条”提炼出来影响了整个艺术体系,又通过体系影响了徐悲鸿,徐悲鸿又把这一套总结成“素描”影响了美术高考,养活了无数画室和画材店...归根结底,这一切还是普桑的功劳。
摘自 顾爷《学美术的都这么惨吗?》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END—
—END—
中国美院
陈家金
合格
中国美院
黄子砚
合格
中国美院
郑习习
合格
中国美院
施政
合格
中国美院
汪潇
合格
重庆邮电大学
李家杰
第一名
郑州大学
黄娜
第一名
云南艺术学院
周振伟
第一名
南昌大学
丁锦瑶
第一名
南京工业大学
毕子豪
第二名
扬州大学
彭章博
第三名
扬州大学
童萤
第三名
福州大学
盛雅
第四名
重庆邮电大学
丁锦瑶
第六名
新疆艺术学院
刘文博
第八名
长沙理工大学
许慧文
第八名
石家庄铁道大学
刘毅杰
第十二名
联系我们 / JOIN US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微博
扫码看官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