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院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艺考

武汉体育学院

2021-6-21 11:43:27 文/马婷婷 图/杜博

关注

202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在交出人生第一份重要答卷后

考生们即将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寻找自己的热爱与梦想

我们推出细说院景专栏

破除迷茫,坚定方向

帮助大家解答疑惑

选好学院和专业

细说院景,带你总览武体全貌

12期推文,带你预习武体时光

欢迎报考武汉体育学院

今天小编带你来看“体育教育学院”

No.1学院简介

体育教育学院始建于1953年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之时,原名为体育系,2006年更名为体育教育学院,是武汉体育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主干专业院系,主要致力于体育学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创建于1953年,同年开始招收本、专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06年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体的体育教育训练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体育教育)建设点。

体育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新中国体育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辉煌历史。体育教育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育方针,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的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为己任,为国育人,为校建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建院近7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30000余本科生、2000余硕士研究生、100余博士研究生。这些体育教育人才遍布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相关部门,成为优秀的体育专家、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奉献西藏、关爱藏族学生被誉为“藏族阿爸”的杨昌林(1961级)、著名奥运冠军教练熊景斌(1979级)、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谭纪雄(1995级)、带领农村学生跳绳跳出“中国速度”并多次获得世界跳绳大赛冠军的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赖宣治(2006级)等杰出代表。

武汉体育学院

“藏族阿爸”杨昌林

武汉体育学院

著名体操教练员熊景斌(左一)

武汉体育学院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谭纪雄

武汉体育学院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赖宣治(后排右一)

学院机构配置合理。设置有学院办公室、教学办公室、辅导员工作室;设有田径、篮球、排球、乒羽、体育理论五个教研室;拥有省级“运动与健康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校级“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校级“体育文化研究中心”;设立“微格教学实验室”和“运动表现分析室”2个实验室。设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斯篮搏、毽球等7个项目的校代表队。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干部14人(4+10)、教师66人。教师队伍中,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博士学位教师27人,硕士52人;博导3人,硕导5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3人,国际级裁判员6人。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比例协调、学科交叉性强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队伍。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教职工合影

No.2科学研究

体育教育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创品牌”的办院方针,锚定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运动技艺超群、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坚持“德行为先,技艺为本,多能一专,开拓创新”的培养特色,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基础扎实、技术精湛、能体能文、品学双优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

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8年获批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2015年入选“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2019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操》《篮球》2门课程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乒乓球》《学校体育学》2门课程立项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拥有体育教学技能创新团队、体操运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篮球运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3个省级教学团队;《强精品、突共享:体操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2018年第八届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武汉体育学院

2018年第一届国际体育教育高峰论坛

学院不断强化科研、教研工作。在“十三五”期间,申报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研究项目26项,出版17部教材、专著,在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了53篇学术论文,在SCI、SSCI共发表5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No.3体教融合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模块化体系建设,坚持“四自教育”“三查三律”,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确保校园平安。学院结合学校扶贫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扶贫、体育扶贫,在大悟县丰店镇、巴东县、十堰市等贫困地区建设实习基地,开展“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公益支教,赢得了广泛赞誉。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学院在大悟县举行六一圆梦行动

武汉体育学院

2020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授旗现场

学院积极吸取国际、国内先进办学经验,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国际学习交流。近年来,学院选派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专家去国外讲学交流,派遣30余名学生赴境外开展国际学习交流。学院牵头创立了“国际体育教育高峰论坛”(IFPE),与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10多所国际著名体育大学合作。学院与国际篮联(FIBA)中国区和中国篮球协会以及全国多个省(区)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面对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新的发展要求,体育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围绕“两个率先”“三个一流”任务,以建设“国家一流体育教育专业”为目标,以创新型、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为核心,赓续传统、团结协作,实干担当,建功立业,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教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学院学生参与教学实习

No.4专业设置

体育教育专业(代码:040201)

体育教育是1953年建校后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六十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夯实专业基础,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形成了“德行为先、技艺为本、多能一专、开拓创新”的专业特色,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建成微格教学实验室、运动表象分析实验室二个专业实验室;在全国多所大、中、小学设有实习实训基地,现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各级学校体育师资,毕业生就业率高,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

1、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具备体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运动技艺超群、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2、培养特色

目标特色:培养基础扎实、技术精湛、能体能文、品学兼优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体现“多能一专”的人才培养特色。

课程特色:在系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教育学、体育学专业知识技能,在课程实施环节做到“术科与学科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结合”的四个结合,提升实践创新与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要求。

实践特色: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育实习平台和社会实践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田径运动会

3、主干学科

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

4、主要专业课程

教育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科研方法、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武术、游泳、专项理论与实践等。

5、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须修满179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含实践教学环节)145学分,选修课34学分。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No.5就业前景

在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国家倡导体教融合、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可从事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还可以选择进入政府职能部门、企业或自主创新创业。

武汉体育学院

武体新闻中心

稿件来源:招生就业处

美编:孙萌

推荐阅读

●中国拳击学院在武汉体育学院正式揭牌●中国健美健身学院落户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比武促成长 青年教师展风采●不留遗憾!离开武体前要做的20件事●毕业季|把理想装进行囊,奔向远方

点亮“分享”+“点赞”+“在看”,为武体加油!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北本科院校-武汉体育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武汉体育学院-细说院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