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亲历者,郑州轻工业大学三位不同年代的教师党员们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展示了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迁。
70后共产党员符加林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老师,他相信教育改变命运,教师塑造灵魂。在他的学生时代,老师的教学场景是粉笔、黑板和三尺讲台,至于实验室,只有运用化学试剂时才会用到。初当老师的符加林也是粉笔教案走天下。随着时代的演变,他不仅学会使用ppt,更开始各类实验室教学。在符加林的课堂上,学生通过一轮轮游戏,一个个沙盘,一场场虚拟仿真实验课,模拟公司的各个运营环节,体验市场经济大潮中公司的荣辱兴衰,更有各类创新创业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符加林说,时代在变,教育手段在变,但教育的初心不变,只为培养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报效祖国,造福社会。
共产党员姚少华老师是一名80后,她用微信、QQ、抖音、哔哩哔哩给学生讲党史、讲十四五规划、讲团课引领青年思想。面对不同的学生,姚少华精准施策,助力1800余名学生成长,指引青年学生前行。她运用积极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从多角度、多形式入手,创新教育方法,打造河南省优秀思政工作品牌《“Find Me”探索进阶式铸心工程》,精准消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无助与迷茫,用创新让青年学子插上信仰的翅膀,成为大学生前行的“开路人”。
“以身作则,静待花开”是85后共产党员刘芳宇老师的教育理念。刘芳宇认为传统教育的板书、PPT仍然是现阶段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她扎实传统教学技能,时刻关注学术前沿,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技术手段,在课堂上让理论与实践并行,通过创新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在河南省本科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变革,但教育的初心永不变。作为教师队伍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深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他们用青春去谱写教育的故事,他们用誓言去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这样的故事还很多,讲述这个故事的人会更多。
END
内容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党史知识: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
审核:刘欣
编辑:李亚娟
党史上的今天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7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8月1日,又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在全党发动思想革命,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9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研究组,毛泽东任组长,王稼祥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历史经验,以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错误思想。同时决定成立各地高级学习组,组织高级干部学习。
2000年5月19日,经过友好磋商,中国与欧盟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