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次来袭
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齐心战“疫”
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疫情防线
在疫情防控期
我校外国语学院暑期返乡大学生们
也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纷纷向所在村、街道、社区报到
他们用点滴付出
与疫情斗争、为战疫服务
马淑靖协助医务人员
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集
新乡“7·20”洪灾发生后,卫辉市内涝严重。作为卫辉的“邻居”延津人,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本科1班的马淑靖跟随家人的脚步,到抗洪前线卫辉,为救援人员和灾民送上热菜热饭,尽自己微薄之力支援家乡。疫情再度暴发后,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工作要求,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展开全民核酸检测工作。8月8日,马淑靖又一次站出来,主动报名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参与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中,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信息录入以及协助医务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集等工作。她工作认真,耐心和责任心强,得到了带队医生的肯定和认可。她说,“从戴上红袖章开始,一种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两次志愿服务让我很受触动,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人喊热喊累,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忙碌;**辛勤负责,哪有需要就往哪去;村民们没人抱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披星戴月,防护服里汗如雨下......最感动的是,坚强的中国人民在每次困难面前、在每个重要时刻都能紧紧团结在一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乡一定会早日展新颜,疫情终会过去。”
李冰寒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李冰寒,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本科2班学生,8月10号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三娘寨村参与了抗疫志愿服务,主要协助做核酸检测的人员登记信息、维持现场秩序。她说:“在自己的家乡,看着村民在自己的帮助下,一个个有序做完核酸检测,觉得很充实,也理解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在现场,她看到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即使需要乘坐轮椅,也坚持到场做核酸检测,在帮助这位老人时,老人对她说,“现在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为的就是确保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所以得来”。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她很感动,为了抗疫,人人都在尽力。
鲍双双排查居民返乡信息
鲍双双,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3班学生,中共党员。该生是驻马店市正阳县王老村疫情防控卡点处工作的一名志愿者。8月11日,王老村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她去参加核酸检测的时候看到了王老村党支部招募青年志愿者的公告,便立刻穿上“红马甲”,果断加入执勤任务。从11号开始,她除了坚守执勤岗位之外,还协助党支部参与大排查,挨家挨户询问是否有外地返乡人员。她说:“作为一名正在接受国家教育的大学生,是有责任和义务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在这防疫特殊时期,更应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身边做起,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服务,才能不辜负国家的培养。”
王老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军表示:“在我县疫情防控关键阶段,我们王老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志愿者模范先锋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志愿者主要负责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工作、上门登记、造册、留存档案、卡口的值班,还有巡逻、信息核对工作,这些孩子已经成长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让我们感觉到青年强则国强的力量,我相信有大家的参与和配合,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田瑾在卡点执勤
田瑾是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本科3班的一名学生,在全国开展防疫工作期间,她在新闻里看到了医护人员的汗水与泪水,也看到志愿者的无怨无悔,于是也想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在得知许昌禹州夏都办事处的华庄社区招募防控志愿者之后,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在志愿活动中,她和志愿团队的其他工作者负责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名单登记,以及防控信息收集、统计、整理等工作,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科学防疫知识宣传、疫苗接种宣传等,为社区居民负责,为家乡抗疫工作出力。她表示能够加入志愿者团队为社区和家乡做贡献,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工作中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和团结的力量,大家没有人喊累没有人叫苦;同时也更坚定了努力的方向和为祖国基层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王雪帮助登记受检人员信息
王雪,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本科3班的学生。在河南汛情、疫情到来之时,她都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从7月24日到27日连续在汤阴县汛情重灾区参与志愿防汛工作。疫情下,她主动请缨,投身战疫最前方。8月7日、10日,汤阴县开展了全县全员第一次和第二次核酸检测,她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布置检测点,划分检测区域,耐心疏导群众,减缓群众因排队等待产生的焦虑情绪;检测开始后,她帮助受检人员扫码、登记,宣传防护知识,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并保持一米间距;遇到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她就用自己的手机为老人预约,帮助他们完成检测。全员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她两次坚守到凌晨,等待最后一名群众做完核酸检测才回家休息。她说:“身为一名大学生,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家乡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幸福和满足。”
轩秋燕核查外出人员信息
轩秋燕是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本科3班的学生,在新冠疫情再次来袭、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各地疫情防控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她从8月13日至今一直在平顶山市新华区团委青年抗疫突击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戴着红袖章,穿梭在社区的每个角落,负责走访入户、宣传排查、发放物资、体温登记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在社区设卡检查过往人员,为有需求的居民代买必需品,看到扎堆人员,积极劝导,疏散人群,引导居民非特殊不出门......轩秋燕说:“任务重,虽然累,但值得,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尽绵薄之力,吃点苦不算什么”。
李盼在卡点站岗执勤
李盼,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本科4班学生,8月14日至今一直在周口市商水县平店乡周王村防控点做防疫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是登记疫苗接种人数以及来往村民的出入情况,对未佩戴口罩出行人员进行提醒,确保出入人员的健康安全。在统计疫苗接种情况的时候,她感触颇深:为了确保每个可以接种疫苗的村民及时接种,她与其他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接种情况。村里大多是老年人,有的高龄老人尽管腿脚不便,但为了自己及周围人的安全,他们都积极配合,自发去卫生院接种点排队打疫苗。每次到村民家询问接种情况,村民都高兴地说:“打了打了,全家都打了,有的在外地的我还打电话让他们赶紧打疫苗。国家免费为老百姓提供疫苗,又对自己有益,高兴还来不及呢,咱不给国家添麻烦。”听到这话,志愿者们都很高兴,心里暖暖的。她说:“在穿上志愿者衣服的那一刻起,我的责任感就油然而生,虽然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我心里特别地开心踏实,我会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
吕晓捷协助维持接种现场秩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防止新冠疫情再次蔓延,政府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精准抗疫防疫。为帮助家乡顺利开展疫苗接种工作,18级英语本科4班学生吕晓捷于8月中旬在安阳市内黄县张龙乡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进行志愿服务,主要负责疏导群众有序接种、检查口罩佩戴情况等,热心提供帮助,耐心解答问题。在参与志愿服务期间,张龙乡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有1200针剂,接种人数比以往都多,好多人早早地来到接种大厅门前等待。为确保安全距离,提高接种效率,他与其他志愿工作者们一起引导居民排队,安抚群众焦急情绪。虽已立秋,天气依旧炎热,记得队伍中有一位老人关心地问:“孩儿多大了?看着你还小呢,热不热啊?”听到这话,他笑着说:“21了,不热!”然后带着这份关怀和暖意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志愿服务是辛苦的,但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与理解,他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能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我感觉很充实。国家有难,身为青年大学生,我更应当冲锋在前。今后,我还会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担起责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白世培在卡点测体温、查验行程码
18级英语本科5班学生白世培在得知洪涝灾害之后疫情传播,积极主动参与到其所在地平顶山市郏县西大街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每天上午7点到中午12点,她在被分配的商铺附近监督来往人员口罩佩戴情况并进行扫码登记;下午5点到晚上10点,在社区对其分配的小区中央华府以及老面粉厂路口防疫站点对进出居民进行信息登记以及体温测量,对外出归来人员扫码上报;此外,她还积极组织居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帮助老年人填报信息、讲解流程。她说:“在没做志愿者的时候,觉得他们的身上都带着光环,但现在发现这并不是一轮光环,而是一种责任,做志愿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国家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一种真诚回报。有时候我们似乎习惯了周围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对于他们的服务我们习以为常,偶尔会遗忘一句简单的感谢。在抗击疫情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句简单的‘谢谢’可以将身体上的劳累转化为精神上的无限动力。附近居民送来的水和面包,路过的居民把车篓里的食物往帐篷里递,这一幕幕都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以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都会更加耐心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人,将这一份份温情不断传递下去。”
靳亚静登记来往人员信息
靳亚静,18级英语本科5班学生,于8月10日起在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二十里铺村疫情防控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主要负责为进出村民和车辆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信息核查、**干部完善村民接种疫苗等相关信息。通过走访了解到农村居民人口混杂,老人较多,信息统计工作非常繁琐,村民防疫意识淡薄,经常不戴口罩来回出入,且喜欢扎堆聚集,防疫难度较高。靳亚静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讲解防疫知识,宣传防疫的重要性,有些村民看到志愿者在烈日下工作,为志愿者们送来饮料和零食。在此次志愿活动中,靳亚静感触良多。她认为这场疫情是她们这一代青年的成人礼,唯有正视这样的困难,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服务中增长过硬本领。
张语笑查验居民健康码
张语笑,18级英语本科5班学生,7月22日她积极报名,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面对疫情防控需要,22日至今,她一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姚孟街道下属的阳光苑社区开展志愿工作,主要负责督促进出的社区居民扫描防疫行程码、帮助老年居民登记信息、排查各风险地区返平人员并上报到居委会、排查居民疫苗接种情况。“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回想去年疫情第一次暴发时,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在做着同样的事,经过亲身参与,张语笑更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迎难而上,担负责任,坚定信念,付诸行动。
刘婷婷登记受检人员信息
刘婷婷,18级英语本科5班的学生,也是在商丘市睢县白庙乡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7月16日,她主动加入了睢县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时刻为防汛救灾做准备;7月25日,在睢县铁人三项广场防汛救灾应急演练中,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来商丘疫情加重,听说村里急招志愿者,刘婷婷于8月2日至今一直参与在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当中,辅助村委协调组织村民进行核酸检测,帮助中老年人扫码登记,在路口登记来往人员的信息、测量体温,并被派往白庙乡政府统计返乡人员数据。她说,从抗洪到抗疫,她被发生在身边的一幕幕感动着,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青年志愿者身上无不体现着:团结一致定能攻克难关,灾难当前,要勇于担当。
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显担当。志愿者们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青春年华在疫情防控一线“闪光”。他们闻令而动,随时待命,挥汗如雨,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一道风景线,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风采,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抗击疫情
郑财学子一直在行动
让我们一起坚守
一起加油!
推荐阅读:
统筹监制:杨建伟
本期编辑:赵 艺 李瑞爽
本期图文:外国语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