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696字,阅读时长约为8分钟
河南省教育厅致全省师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7月以来,我省疫情汛情叠加,教育系统承担疫情防控和校园灾后恢复重建等繁重任务,校园安全也面临重大挑战。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在即,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快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做好不能如期开学的准备,特向全省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疫情与灾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传染性高、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暴雨洪灾过后传染病易发高发,我们必须摒弃侥幸松懈心理,提高防护意识,主动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加强居家和出行防护。我们要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不前往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校、不出城、不聚集、不串门,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进入封闭管控区域。要落实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验码测温和配合疫苗接种“6+1”防控措施,收发快递、接触冷链物品时做好防护消毒。要配合开展扫码测温、核酸检测、流调隔离等相关工作,有疑似症状要避免人员接触,及时向村(社区)和学校报告,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检测排查。要注意灾后卫生防疫,做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感等传染病预防。要注重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心理支持与援助,及时疏导情绪、缓解压力。
二、争做全民抗疫的自觉践行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有责、个个出力。我们要积极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做好核酸检测,采样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有序排队,保持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主动配合学校做好信息排查,及时上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要了解新冠疫苗接种政策和注意事项,主动接种疫苗,做到“应接早接”;向身边家人、朋友宣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推动“应接尽接”,共同筑牢校园免疫屏障。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权威渠道公布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密切接触或次密切接触情形,立即向当地社区或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个人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具前,居家自我隔离。
三、勇做自信自强的教育铁军。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河南教育人口众多,做好学校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意义重大。战胜疫情灾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无论是居家还是在校,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抓住一切机会和时间,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做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不沉溺网络,注意平衡膳食,保持积极健康心态,做拥有健康体魄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战大考中展现担当作为,为打赢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硬仗凝聚强大合力。
当前的疫情、灾情,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是一本鲜活的德育教材,我们要以疫情、灾情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把疫情、灾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在 “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中,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不断坚定报国力行的使命责任,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形势越是紧迫,越要增强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要激发攻难克艰的昂扬斗志。我们要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省2800万师生必将发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愈挫愈勇、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奋斗,共渡难关,夺取战胜疫情、重建美好家园的新胜利!
祝全省所有老师、同学平安健康!
2021年8月12日
疫情来势汹汹,防控不能松懈
请所有hauters收下这份倡议书
抗击疫情期间致全体同学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疫情来势汹汹,德尔塔变异毒株毒性更强,被感染的患者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传染性更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确保广大同学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此向全体同学提出以下倡议:
一、学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防护。
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带头遵守学校和地方有关疫情防控的规定,自觉按照科学指引做好个人和身边同学和家人的防护工作。做好个人和家人或者室友的体温监测,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及时就近到定点发热门诊就医,校内学生应及时到校医院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共场所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测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非必需不外出,凡出门必戴口罩,尤其到人员密集、密闭的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开客流高峰期;勤洗手、常通风、多喝水,保持好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会,使用公筷公勺,碗筷及时消毒,尽可能分餐制;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积极配合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出省,不到中高风险地区,不去或少去人员密集、密闭的公共场所,外出要持医院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校内学生非必要不出学校,不要在校园内聚集。
二、坚定必胜信心,不传谣不信谣。
同学们要以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此次疫情,在面对互联网复杂繁多的消息时,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网站和社交平台中出现的敏感话题,要理性对待,仔细辨别,不轻信、不盲从,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思考。对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不转发、不扩散,并积极检举揭发。增强法律、道德意识,不无中生有,不断章取义,不编造关于疫情的虚假新闻和信息。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每个公民都责无旁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坚持文明上网,理性发声,以积极有为的行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对疫情有正确的认识、理智分析、冷静面对。从官方渠道了解相关权威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在防疫过程中听从指挥,凝聚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磅礴力量。
三、发挥模范作用,彰显青春担当。
根据抗疫斗争的实际需求,按照学校的统一指挥调度,在做好防护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协助学校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及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工作。时刻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准备、组织准备,立足校园,结合自身,主动报名,等候召唤。校内学生可在校内积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校外学生可以就近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越是在危机的紧要关头,同学们越是要发挥好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好榜样。要秉持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冲锋在第一线”的理想信念,扛起时代所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同学们应该在保证自身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政府和学校组织的工作,服从统一的领导和安排,不得擅自行动。尽最大努力协助和推动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学们,疫情面前,人人都是防线,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齐心协力守护我们的健康生活,众志成城,以行动展现青春担当和青春力量,让青春绽放最美模样。
校学生会 校研究生会
2021年8月11日
根据我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
为进一步指导全省学校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省教育厅制订了
《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则》
附全文如下
-《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则》-
一、落实主体责任。成立学校疫情防控领导机构,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
二、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联防联控,实施校园网格化管理;强化值班值守,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三、研判开学方案。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坚持属地管理,经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研判符合开学条件后,逐级上报批准。做好线上教学准备。
四、开展隐患排查。落实“四早”要求,关注留校师生、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实习实训师生和后勤服务人员并加强管控。
五、实行封闭管理。把好校门关,严格进出登记、扫码、测温、消毒等制度,外卖配送、快递以及无关人员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六、做好健康监测。落实属地要求,配合核酸排查,全面摸排师生健康状况,掌握暑期行踪,严格入校核验措施。
七、加强个人防护。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良好习惯。
八、加快疫苗接种。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及早筑牢校园免疫屏障。
九、严控人员聚集。非必要不举行线下大型活动,严控活动规模、时间,引导师生保持合理社交距离,错时错峰上下学、分散就餐。
十、坚持环境治理。规范重点场所环境监测和卫生防疫措施,卫生防疫和消杀相结合,营造健康校园环境。
十一、增强防疫保障。备足口罩、消毒液等公共防疫物资,独立设置隔离观察室;增强校医、卫生专业人员等防控队伍力量。
十二、开展心理辅导。关注师生员工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重点对未能及时开学的师生做好心理疏导。
十三、理想信念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
视频号推荐
往期回顾
张璐:找准定位,保持认真
疫情防控暨灾后重建工作这样做!
|世间美好
来 源 /河南省教育厅 校团委
统 筹 /卫红伟
监 制/李 磊
责 编 /潘成阳 王晓桐
编 辑 /王晓桐
觉得精彩,不如点个”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