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 | 档案背后的故事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考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2021-6-11 12:16:34 文/苏智源 图/马超

关注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档案背后的故事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党的“一号机密”的保存奇迹。

从1930年秋开始,中央文库将近20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为了这个堪称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机密”,一批英雄前仆后继地在共和国的丰碑上镌刻上了自己不朽的名字。

为保机密而献身的陈为人。上世纪30年代,为适应上海地下斗争的生存环境,中央秘书处新规定: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一式三份),一份送共产国际代存,一份送文件保管处集中保存,一份呈请中央领导人批办。1930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再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保管处保存”。

到1930年,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大约20余箱文件、资料。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党内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在上海戈登路1141号建立,具体由中央秘书处文书科长张唯一负责。

1931年4月、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中央文库不得不紧急转移。

l931年底,张唯一奉调为中共上海执行局秘书处负责人,经中共中央秘书处批准,调任陈为人管理“一号机密”,由张唯一单线联系。

1932年正式接手文库后,陈为人将隐蔽在张唯一家的文件秘密搬运至自己的家中,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央文库对外要以“家庭化”的形式出现。陈为人开设了一家湘绣店作为掩护,妻子韩慧芝则在附近一所小学当教员。

当时,文库工作人员必须独址居住,独立活动,不参加党的会议等公开活动。在同外界的联系上,由妻子韩慧芝负责,陈为人只是驻守档案库。为防不测,党组织也只派一名领导与文库负责人单线联系。一遇情况有异,档案库必须立即转移。几年内陈为人夫妇不知搬了多少次家。

1935年2月,张唯一被捕。两天后,不明情况的韩慧芝照例前去接头,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务逮捕。妻子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陈为人明白一定是出事了,可是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营救亲人,而是如何安全火速转移文库。

陈为人找到一幢免担保的二层楼房,但每月30块银元的租金十分昂贵。当时,陈为人已经与党组织失掉联系,断了经费来源。但他化名张惠高,以木材行老板的身份租了下来。

为了文库的安危,又不能出去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陈为人只好典当衣物,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全家每天以两餐红薯或山芋粥充饥。为了不让房东察觉他家生活艰辛而引起怀疑,他常常盖上一片干鱼端到楼上吃,快到楼门口时怕孩子们看见,又把鱼片藏起来。就这样,那片干鱼片足足用了一个月之久。

为了便于秘藏、转移,他将文件全部用薄纸、小字重抄一遍,剪掉四边的空白,分类归档。

受党的委托,中央特科负责人徐强也在到处查访陈为人。1936年秋,陈为人终于与徐强接上关系。

陈为人接手地下文库后,长期忍饥挨饿,缺医少药,肺病日趋严重。为了陈为人的身体也为了文库的安全,徐强决定立即转移全部文件。

移交完文件,陈为人病重不起。1937年3月12日晚,年仅38岁的陈为人去世。l945年,中共“七大”追认陈为人为革命烈士。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为中央一号机密档案而献身的陈为人。

档案日的由来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于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 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为什么要设立国际档案日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国际档案日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通过展览、征集、座谈、参观、互动等手段,提高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增加档案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历年主题:

2013档案在你身边

2014走进档案

2015档案与你相伴

2016档案与民生

2017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

2018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2019年新中国的记忆

2020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

2021档案话百年

什么是国际档案大会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国际档案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的集学术研究业务交流和会务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会议。通常以当前各国档案工作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档案的种类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根据档案的不同属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可以将档案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按来源可分为国家机关档案、企业档案、名人档案等;按内容可分为行政档案、诉讼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按记录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按时间可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和现代档案;按所有权可分为国家所有档案、集体所有档案和个人所有档案。

档案的保管期限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档案的利用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单位和个人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利用档案涉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档案的寄存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档案的寄存,是公民个人或者集体组织委托档案馆代为保管档案的一种形式。寄存档案只是寄存人将该档案的占有权暂时交给档案馆,档案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不管其寄存时间长短,所有权仍属于寄存者。

档案里的黄河故事

档案里的黄河故事——河南篇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学生编辑:赵晴晴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投稿邮箱:hnczwxgzh@126.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河南本科院校-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国际档案日 | 档案背后的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