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综合素质的题型分析和高频知识点
让你备考有方向,复习不迷茫,千万不要错过哦~
综合素质考察重点及题型分析
幼儿篇
第一章 职业理念
分值占比:占总比15%
考试重点:主要探讨素质教育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育人为本”儿童观及儿童观的应用。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以及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相关知识点。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分值占比:占总比10%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体系结构、构成要素等,对重要法律条文和教育法规进行理解和掌握。了解幼儿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利以及幼儿的法律体系。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分值占比:占总比15%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价值和作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命题侧重点是幼儿的基本法律权利的保护。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 文化素养
分值占比:占总比12%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重大事件。命题的重点在于中外科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以及常见的科学常识等。
考试题型:客观题
第五章 基本能力
分值占比:占总比48%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阅读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探讨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以及常见文体的写作。
考试题型:单选、写作题
小学篇
第一章 职业理念
分值占比:占总比15%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等,掌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或选择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等。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分值占比:占总比10%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对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教育行为,能够依法从教,分析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分值占比:占总比15%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掌握。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教育教学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 文化素养
分值占比:占总比12%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考生文化素养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定的科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考试题型:客观题
第五章 基本能力
分值占比:占总比48%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作为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考生需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简单操作。
考试题型:单选、写作题
中学篇
第一章 职业理念
分值占比:占总比15%
考试重点: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分值占比:占总比10%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分值占比:占总比15%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够正确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考试题型: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 文化素养
分值占比:占总比12%
考试重点:主要考查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考试题型:客观题
第五章 基本能力
分值占比:占总比48%
考试重点:考查考生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需重点掌握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
考试题型:单选、材料分析、写作题
▼
上面这些考察重点大家准备的怎么样了?还没有好好记住的小可爱可以再翻翻课本回顾一下。
接下来课为大家带来综合素质中常见的知识点,中小幼通用,大家可以收藏+转发慢慢看~关注公众号,更多惊喜等你哟~
综合素质高频知识点(中小幼)
1.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总结:“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总结: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总结:四个转向
4.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总结:二独一发
5.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总结:“促进”“研究“开”“社区”或 四者一社区
6.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总结:五者一社区
记忆技巧: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
7.教师职业的价值:
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8.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总结:你我他它
9.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李老师只在这里放了部分知识点,想看更多有关综合素质的知识点关注公众号继续学习~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解锁更多惊喜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