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
学校开展“清洁校园我先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喜报——我校《语文教学之友》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
喜报——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刘长获“河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喜报——我校在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1金16铜
学校领导到空港校区调研指导工作
学校党委书记韩同银、校长杨学新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学校举办转型发展专题讲座培训会
喜报——我校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新突破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
9月3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及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
党委书记韩同银主持学习会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学习会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会议。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9次视察河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宏阔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对未来长远发展的系统性谋划和战略性思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现实意义,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和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要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深刻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决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传播渗透工作,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学校阵地;要深刻把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深刻领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重要论断,深刻理解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要求,深刻认识农村和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利用高校学科人才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结合起来,切实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学习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履行好育人育才的责任使命,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发有为。
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深入学习贯彻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及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正确认识党徽党旗的深刻内涵和工作要求,自觉规范使用党徽党旗及其图案,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党的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学校开展“清洁校园我先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9月3日上午,学校党委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开展“清洁校园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净化校园卫生,优化育人环境。
党员教师们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分工合作,清理路面垃圾,拔除杂草,捡拾绿地中的枯枝、碎石。大家热情高涨,不怕脏不怕累,互相协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校园甬路、绿地、花园、体育运动场地等公共区域的枯枝落叶、杂草、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本次活动净化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了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洁度,树立了“保护环境,爱护校园,从我做起”的理念,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
喜报——我校《语文教学之友》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
近日,河北省2018-2019 年出版期刊评选结果公布,我校《语文教学之友》喜获“河北省优秀期刊”荣誉称号。本次期刊评选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组织,河北省期刊协会牵头,河北省出版物审读中心、河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河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协同对河北省2018-2019 年出版的期刊进行评选。经过两个多月的筛查核实,十几名专家的认真审卷、量化打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优秀期刊 27 种,在300余种期刊中我校《语文教学之友》脱颖而出,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
同时,我校主办的《河北职业教育》的“职教论坛”、《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被评为2018-2019 年度河北省期刊(社会科学)特色栏目。《河北理科教学研究》的“教法探讨”被评为2018-2019 年度河北省期刊(自然科学)特色栏目。《语文教学之友》 2018 年第37卷第12期中陈德收老师的《推进“整本书阅读”,落实“核心素养”》,2019年第38卷第9期中王骁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4卷第4期中周少川老师的《绿叶、红烛、春风——追忆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与优良学风》被评为2018-2019 年度河北省期刊(社会科学)好文章。
学校期刊部将以本次评优活动为契机,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创新、期刊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进一步开拓进取、再接再励,让我校期刊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
喜报——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刘长获“河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近日,2019—2020年度河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结果公布,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刘长获得“河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十九部门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选树先进典型,激发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刘长,建筑工程学院2020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升本)专业学生,中共党员,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并担任廊坊市退役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核心骨干志愿者,第二届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刘长同学第一时间向**报到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核酸采集任务,共青团河北省委授予其“冀青之星”抗疫特别奖。在廊坊创城期间,他组织100余名返乡大学生在廊坊大街小巷开展文明行动,完成了七彩假期、八一慰问、志愿项目大赛和“寸草心”爱老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底,刘长组织退役大学生军人成立“廊坊市退役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带领团队在廊坊的各中小学举办“爱国主义进校园”“军事科目表演”等活动,获得了中央电视台、廊坊电视台、廊坊日报社等媒体宣传报道。作为多次服务518经洽会的志愿者,刘长为国内外参会人员提供了最标准的礼仪服务,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朝气。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核心骨干志愿者,他在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服务对接工作中,主动为志愿手册编写建言献策,带领团队熟悉场馆各个功能区域,掌握运动员从休息到比赛的全流程,获得了团省委颁发的“冬梦大使”“优秀冬奥学员”荣誉称号。2021年4月,刘长获得“廊坊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喜报——我校在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1金16铜
近日,第七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我校以1金16铜的优异成绩创历史新高。由我校美术学院何玲、于婧、吴山老师指导、张杉等同学参加的《创意门—非遗文创品牌》项目,经网评赛、决赛等多轮激烈角逐,获得主赛道师生共创组金奖,同时成功晋级国赛,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取得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此外《兴延科技服务公司》等16个项目获得大赛铜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覆盖高校最广、影响面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厅等八部门共同主办,全省100余所高校参加了比赛。2020年12月,我校开始启动“互联网+”大赛,做好准备工作,寒假期间和北京米有校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专门针对“互联网+”大赛的打磨训练营。自2021年4月省赛通知下发以来,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积极面向全校开展赛事动员培训活动,共征集1190份作品,经校内初赛、复赛、决赛等诸多环节,最终向省组委会推荐作品26份。暑假前夕,双创中心多次聘请校内外专家为推荐省赛项目做耐心指导,精心打磨,最终17份作品获奖,获奖级别、数量均为我校“互联网+”大赛历史最好成绩。
本次“互联网+”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廊坊师范学院师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推进专创融合的丰硕成果,是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进行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奋斗结晶。目前,《创意门——非遗文创品牌》项目团队备战国赛,力争站上国赛领奖台,创造新佳绩。学校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新局面,为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学校领导到空港校区调研指导工作
8月30日上午,学校领导韩同银、杨学新、曹庆奎、陈忠杰到空港校区调研指导工作,就秋季开学、线上教学、产业学院、安全稳定、后勤保障、疫情防控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进行现场指导。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就教职工返校情况、教学准备工作、产业学院建设、组织建设、学生工作、后勤保障以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进行汇报。
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书记韩同银强调,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巡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会上,学校领导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学校工作,要把安全稳定放在第一位,做好疫情防控,为师生创造健康、良好的教学、成长环境。要加强校园管理和学生管控,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改善空港校区的校园环境,形成有经管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要充分发挥空港校区临近临空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做好与地方经济对接,进一步服务地方。
学校党委书记韩同银、校长杨学新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8月30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韩同银、校长杨学新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就新学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研。韩同银、杨学新详细了解师生返校、线上教学、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并就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后工作进行指导。
韩同银围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他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讲好思政课,还要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都必须高度重视;要在基层组织生活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认真作好疫情防控工作。
杨学新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师范认证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学生开学返校,作好线上教学准备;二要抓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认证工作;三要做好思政课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思政课教师津贴发放工作;四要努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纷纷表示,韩书记、杨校长提出的指导意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理清了思路,增强了动力。
学校举办转型发展专题讲座培训会
8月25日至27日,学校邀请合肥学院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洪艺敏,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薛凡,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院长朱燕空,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蒙志明,黄淮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闫慧等五位专家对全校教职员工开展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的讲座培训。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全校650余名教职工参加。
此次讲座,五位专家分别从“新时代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转型发展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专创融合与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实践”“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该如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应用型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教育实践中等,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副校长赵学良在报告结束后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各位专家的讲座高屋建瓴,条例清楚、内容广泛,极具操作性,很符合我校现在发展实际,与我校制定的《廊坊师范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中发展战略完全一致。他强调,此次讲座对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学生的创业意愿,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全体教职工踊跃发言,与专家现场互动交流,请专家解惑答疑,各位专家针对提问给出建设性意见。此次转型发展专场讲座得到全校教师的极大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定为学校未来转型发展不懈努力,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而奋斗。
喜报——我校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新突破
8月18日,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公布,我校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喜获丰收,共立项3项,实现立项数、立项率、总经费的突破性增长。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并注重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创新。学校开展教师基金申请经验交流机制,针对2020年基金申请工作,组织基金申报动员会和经验交流会3次;受疫情影响,学校为青年教师开展线上的基金申报辅导,有效促进我校教师基金申报质量的提升;同时加强基金申报过程的服务和管理,严格把关形式审查环节,并邀请同行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深入评审,有效提升了申报材料质量。
科研处将继续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加强组织,进一步调动学校教师的申报积极性,争取国家基金立项再创佳绩。
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记者团
编辑:叶薇
责任编辑:张学敏
审核:梁庆宾
◆◆◆◆◆
廊师人的书桌大赏,快来Pick你的书桌风格!
党史百年天天学:9月2日
开学季,你的flag“拍了拍”你
点个“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