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发言 杜绝绝对自由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流动平台,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通过电脑、手机上的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程序,人们可以方便的浏览各类新闻消息,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一旦一个应用程序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交功能,哪怕只是开放评论之类的单向互动功能,也会带来一定的麻烦。互联网上匿名发布消息的特点以及很多人心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都降低了不当言论的发言成本,让个别人对自身的言行更加无所顾忌。
因而,我们应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减少搭档言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规范网络发言,单靠政府和相关部门强制管理的效果不会明显,甚至会适得其反,陷入矫枉过正的误区。正如同不能通过清除世界上所有的细菌病毒来防治疾病,除了清除病原体,增强抵抗能力也很关键。
网络发言应注意什么?
1.不发表伤风败俗有碍伦理道德的言论。在网上发表有伤基本论理的言论,造成广泛传播、产生恶劣影响,是寻衅滋事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所以,网上发表言论时,不能一味寻求刺激、博人眼球,公序良俗也是要讲的。
2.不发表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和上面一样,在网上发表严重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也可以构成寻衅滋事。这些言论一经发表,势必造成网友群起而攻之,不经意间传播范围广,影响极其恶劣,对其刑事拘留也是罪有应得。
3.不发表煽动性言论。现实生活中总有不如意,也会遇到各种磕磕碰碰,然而我们不能为发泄情绪,肆意攻击党政机关,更不能发表煽动性言论,使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否则的话,造成严重后果,也是可以定寻衅滋事罪的。
图文来源:网络
编辑审定:党委宣传部
编辑排版:彭伟娇 丁广华(大学生记者团)
▼
往期精彩回顾
▼
同舟共济,科学防治——致全体师生员工的一封信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就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致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
中共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在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