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 “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评审结果的公示》,经组织推荐、通讯评审、集中会审,遴选产生了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我校博士生王冬计榜上有名。
王冬计,男,汉族,河北省威县人,1990年12月出生,2013年5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博士生,本硕博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先后担任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班长、校研究生会外联部部长、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研究生毕业班临时党支部书记、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6级博士班班长、博士党支部宣传委员、河北工业大学第五次党代会党代表、全国百佳心理委员论坛副主席等职务。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河北省优秀学生干部”“河北省冀青之星”“河北工业大学最闪亮抗疫志愿者” 等荣誉称号 32 项。
他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与标杆,他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先进事迹,也一直激励着同学们成长进步。
思想引领勇攀登
王冬计信仰坚定,思想进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优秀学子的品格与形象。
(一)信念坚定,厚德守正
“重温红色情,喜迎十九大”活动
优秀共产党员
他出生在河北威县农村,父母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精神品质,一直深深感染、激励着他,养成了他勤学不辍、勇于进取的品格。多维度的潜心学习与锻炼,使王冬计同学具备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他在思想上求进步,行为上做表率,以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思想意志,淬炼品质,不断战胜自我,实现升华蜕变。组织了“重温红色情,喜迎十九大”“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学四史 守初心”等主题党日活动。他把担当作为、苦干实干设置成自己的“二维码”,用真心与行动赢取自己的口碑,受到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师生的赞扬与肯定。
(二)不忘初心,热心志愿
抗疫志愿服务
他时刻牢记入党初心,践行党员使命,争做党员模范。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放假在家的王冬计,积极作为志愿者投身村庄疫情防控工作,累计300小时,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到家乡,村党支部给予高度赞扬,受到河北工业大学、学生公寓党委等5家媒体平台报道。返校后,仍然坚守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一线并担任疫情防控研究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即将返校同学的宿舍通风、打扫卫生,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号召同学们科学防疫。
学竞并举创佳绩
王冬计始终坚持刻苦钻研,追求卓越,以高度自觉为师弟师妹们树立起学习的标杆与榜样。
(一)勤耕不辍,厚积薄发
他不断端正学习态度,根植创新意识,磨炼吃苦精神,培养实践能力。他学习成绩优异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曾获中国电信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他醉心科研,成果突出,协助导师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等纵向项目申报及研究工作:参与天津市第六中药滴丸系统研制项目、石家庄盛宏达石灰窑余热回收项目等横向项目,在《Renewable Energy》、《建筑科学》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检索3篇,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科研视角,使他成为《可再生能源》(核心期刊)审稿专家,赢得更多与师辈专家共同探讨、互相交流的机会。
(二)学竞兼优,硕果累累
节能减排全国特等奖
他积极参加科技竞赛,与同学们一起把所学、所思凝聚到参赛作品。他主持创建了“绿梦乡村”团队,队员涵盖能环、 经管、建艺等8个学院19个专业,实现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近三年,他带领队员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竞赛,斩获“节能减排”竞赛全国特等奖、“挑战杯”创业计划赛国家 银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12项。积极参加比赛的同时,指导师弟师妹们确定参赛题目,组织参赛作品,科技育人76人,为学院营造浓厚科技竞赛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知行合一励青春
王冬计有梦想、有责任、有情怀、有格局,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把自己的知识与担当分享给其他同学,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良好品质。
(一)立足本职,勇于担当
名师讲堂第一讲
首期跨校博士沙龙
作为学生干部,他时刻把服务好每位同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根据同学需求从科创、就业、文体、心理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科创方面,举办“名师讲坛”、跨校博士沙龙等活动。在就业方面,筹备挂职锻炼平台,组织同学参与天津、唐山、邯郸、邢台等地人才引荐会,并在校内对接企业招聘会36次。在文体方面,组织文艺晚会、素质拓展等文体活动累计124次。在心理方面,开展心理朋辈、团体互助等活动116次。
(二)乐于分享,勤于交流
开学典礼发言
科技竞赛分享
参与东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峰会
他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积极乐观、以诚待人,与本硕博各年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周围同学,分享交流讲座共计12场,切实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
坚持“走出去学习成长,引进来吸收提高”的理念,走出校门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曾参与“上海东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高峰论坛”、“天津大学求实论坛”等交流活动 23 次。
研以致用筑蓝梦
王冬计出生在国家级贫困县,贫苦的少年生活,激励他立志以己所学为改变贫困农村尽一份力。读研究生时,他毅然选择利用农村废弃秸秆等生物质进行节能环保取暖研究,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
(一)扎根农村,助力脱贫
三年来,他深入农村地区调研居民采暖方式和生活习惯,累计走访调研农户 2000 余户并对典型农户室内外环境进行测试。他结合调研结果与所学理论,研发一款新型节能环保生物质压块采暖装备。
在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张北产业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该生物质压块采暖装备于 2019-2020 年在全国贫困村— 张北县馒头营乡大羊庄村进行了应用示范,带动当地12人就业,农民取暖成本降低 30%,助推脱贫,解决了秸秆田间焚烧问题,促进了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二)不负韶华,追逐蓝梦
创新创业拔尖项目
他所研发的生物质压块采暖装备得到学术和行业的广泛认可,作为负责人立项天津市扶贫助困类创新创业拔尖项目,是唯一一项学生受助项目,天津市教委资助经费 20 万元,由天津商业大学众创空间协同培育。配合导师注册天津泓雅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技术部经理,为生态增白,为发展增绿,为农民百姓营造暖冬晴空一片蓝。
研究生是我国学历教育的塔尖群体,王冬计作为研究生党员,甘于奉献写担当,砥砺奋进不畏难,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在王冬计同学的身上,展现了新时代研究生的锋芒和力量。他擎着两面大旗,一面是“德”,一面是“研”,向着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优秀建设者的道路上奋进!
★
党史回眸
★
向上滑动阅览
1973年
8月5日-20日 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1988年
8月5日-8日 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此为标志,全国“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火炬”计划是进一步开发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八六三”计划的成果,使之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
欢迎点赞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观看更多内容
走访百县|智能学院:践行“工学并举” 助力“绿色冬奥”
观荷节 | “把整个河北工大的荷花打包送给你”
文图来源:班晓燕
单位审核:张慧川
排版、校对:韩新泽 邢琛玮
责任编辑:冀悦心张天杰刘新月
审核:霍占良
融媒体中心出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