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校史馆|感受人文光辉岁月
北临钟楼,旁置楼亭,线条大气,结构简洁。游于此中,品历史之沉淀,嗅学子之气度;任岁月荏苒,吾乃荡涤胸怀,感人文之灵秀,汇科技与发展,当有此叹!
这赞美的乃是我们,
人文的“心脏”——校史馆。
储藏时光,传递薪火,展望未来,
小小的校史馆里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故事
在我校20周年校庆之日,
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走进校史馆,
回到最初的人文校园,
在二十年的岁月足迹中,
去探寻校史馆中的"秘密"。
+ + + +
一、校史馆简介
人文科技学院建校以来,经历了20年头的风风雨雨。从2001年到2021年,从清溪学院发展成独立院校的大学,日渐强盛的人文在历史的沿河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坚定地走着。
2020年坐落于大学城新校区的人文校史馆建成。校史馆作为学校历史文化发展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缩影,是学校带给人文学子们最珍贵的礼物。
二、校史馆内展示
校史馆分别从发展历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党的建设、优秀校友墙、优秀学生作品方面展现出我校自建校以来的光辉发展历程。现在就来让小编带你到人文校史馆内走一圈吧!
来到校史馆的大门,便感受到一股来自历史长河的庄重气息。推开沉重的实木大门,馆内的呈现宽敞而又整洁,采用中西结合式的设计风格。
馆内进门可见镶贴着“人文人宣言”的标语,墙面是高端肃静的黑色大理石;馆内主展示区铺以红棕色的实木作为墙面背景,上面挂有记录建校发展历程的面板。面板下方是一排玻璃的展柜及实木柜子。
馆内右侧则是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区,展柜上方摆有学生的艺术作品,展柜里则陈列着荣誉证书。继续往里走可以看到党建展示区,党建面板展示区采用的是红色墙面,是党的代表颜色,传达出一股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拐角处是科研活动展示区;对面则是“优秀校友展示区”,展示了校友们的光辉事迹。墙面则采用了黄色作为背景色,象征着历史长河发展的沉淀,更是金子的颜色,寓意走出人文的校友都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与“人文宣言”相望的里侧墙面镶嵌着人文的校徽,高端大气,鲜艳夺目,凸显人文本色。校徽的右侧是我们的教学活动展区。
教学展区对面是车展区,区域内装饰了竖条镂空红木,展现中式美学风格,显示出人文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车展后方则装饰组合了不规则的红白图形,在中规中矩的设计基础上,展示了现代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发展的动力。
三、走进校史馆
一、校史馆的门面——校徽
走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大理石板。石板上镶嵌着“人文人宣言”的标语,那红色夺目的字体传达出一股人文人的热情与活力,透露出我们对宣言的强烈信心。
与石板后方遥相对望的是,我们大气的人文科技学院的校徽。人文的标识被镶嵌在墙壁的石板里,端庄大气中透露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这里就要说说校徽的设计理念了。
1、形状:“没有方圆不成规矩”,体现学院办学把“学会做人”作为首位的办学理念。
2、色彩:红色代表各族学生们的激情;蓝色代表现代科技和希望。白色代表纯洁;浅蓝色意味着各民族学生的和谐相处及学院整体的和谐氛围。
3、核心:以传统的中国篆印作为图案核心,意味学院坚持传承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代表学院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字体雕刻的手法,表明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育思想;篆印的形状布置, “KJ”即“科技”拼音缩写;“人”字头冒出,蕴含学生 “出人头地”之意。
二、教科活动面板区
以石板为中心,周围的一圈是我校发展历史、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展柜和展示面板。展框里记录着人文二十年来为建设一所优质的学校所做出的努力,为培育国家人才所做出的贡献。
1、发展足迹。
2001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贵州民族学院清溪学院。
2004年5月,贵州民族学院与贵州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举办贵州民族学院二级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
2012年,因贵州民族学院升格为贵州民族大学,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2021年,学校申请转独立院校。
2、教学活动方面。学院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十二五’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贵州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科研活动。科研处成立以来,组织申报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与课题,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学者开展了多场主题学术讲座,多次组织开展和参与了国内知名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学院对内进行科研管理与服务、对外进行学术宣传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校史馆颜值担当——公务车
石板的后方是车展区,这是为学校跑腿的第一辆公务车。黑色大气的外观,线条流畅的车形,它像一位酷飒的老者,向我们诉说着学校初创时的艰难困苦、奋进中的风雨兼程及今日所创下的辉煌事迹。
四、校史记忆收藏区——荣誉展柜
石板两侧的展柜里展示的是我校的荣誉证书。实体展示的证书就像一台台随意穿梭的时光机,通过它们总能让我们回到当年,看看那时发生的人文故事。
荣誉展柜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全体师生付出努力的肯定。在无声地昭示着这人文的辉煌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学子不忘初心,继续奋进。
五、播种红色基因——党建展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学校重视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富有文化内涵的党建活动。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校史馆展框里,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记录下了学校为党建工作做下的努力。
六、人文薪火传递——优秀校友墙
日月如梭,光阴荏荫。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二十年风雨与共,造就精英无数,二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接下来带你看看往届人文校友们的风采。
人文学子们,在平凡岗位辛勤工作着,创造不平凡的成绩,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七、艺术精神力量——学生作品
艺术是一支舞曲,恢弘青春之彩。
校史馆里展出作品都凝聚着人文学子的辛勤智慧,作品涵盖油画、剪纸、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生动丰富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传递正能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幅幅作品,一本本证书,都记录着人文学子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奋斗历史。
四、人文 未来可期
二十年征程,同心共度;二十年薪火,你我传承。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史馆,去追寻人文走过的足迹,去感受人文光辉的发展历程。昨日的岁月峥嵘、一枝一叶都是今天的财富,也是将来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此校庆之际,总结前人的经验,续写明天的辉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奋斗无穷期,追求无止境,我们要加倍努力,乘胜向前,走向辉煌的明天!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新媒体中心文字| 向君仪 张丽
图片| 陆光强 王明排版|马 琴编辑|苏灵俐
校审| 田露露编审|王 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