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口述云南】“把一生交给党!” 短短32年的人生,他开创了“三不朽”的伟业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考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5-26 16:14:32 文/唐风

关注

由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

云南广播电视台、共青团云南省委

联合摄制、出品的

系列短视频《建党百年·口述云南》党史篇

今天推出第三集

《红色人物·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李鑫》

《红色人物·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李鑫》视频

有这样一个小伙

他从云南保山偏僻的山区

考入南京、北京的大学就读

他追寻真理脚步

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者

为了在云南个旧锡矿开展革命活动

书生模样的他决意改变自己的外貌

每天练习打赤脚走路、在阳光下暴晒

使皮肤晒黑又脱皮

俨然一副老农的模样

很快他和工农打成了一片……

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李鑫

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云南地方史上

开创了“三不朽”功业

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

云南农民运动的先驱

工矿运动的拓荒人

的李鑫

他留下了独特的入党誓词: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犹如今日生;

以前吃酒吃烟,

今后重新做人,

把一生交给党。”

云南保山龙陵县李鑫故居俯瞰

“把一生交给党”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李鑫故居大门

1897年10月,李鑫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城月望寨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知书达理、立志高远。

李鑫故居展板

1915年,李鑫小学毕业后离开家乡龙陵到昆明成德中学求学。1920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农学系学习,1924年转到北京国立农业大学园艺系就读。

李鑫(后排右一)在南京东南大学与同学合影

1925年,李鑫同王德三、王复生等人一道,发起组织了云南旅京学生进步组织“云南革新社”(后改为“新滇社”),开展马列主义研究,创办进步刊物。这一年,李鑫在北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李鑫随新滇社南下广州。在广州,李鑫常到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课。

1926年8月,中共广东区委派李鑫回云南开展工作。同年11月7日,李鑫在昆明平政街节孝巷主持召开中共云南第一次党员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点燃了云南共产主义事业的星星之火。

1927年5月11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根据蒋介石的“清党”密令,逮捕了李鑫、王复生等20余人,拘押于五华山看守所,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1927年6月14日,李鑫、王复生等全部出狱。

王复生、李鑫(前排左一)等在狱中合影

1928年1月,李鑫转移到滇南领导工农运动,在马拉格矿建立了共产党在云南的第一个矿山支部。

1929年4月,为了给工人争取多项合法权益,李鑫组织发动了多次罢工斗争,但由于机密泄露,李鑫等人不幸被捕,同年5月,牺牲于云南蒙自石墙子外,就义时年仅32岁。

龙陵县李鑫故居中的雕像

李鑫以坚韧不拔的意志、

不屈不挠的奋斗和伟大崇高的人格

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价值追求

在云岭大地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系列短视频

党史篇

共18集

5月14日开始

每周一、三、五、

陆续推出

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让我们一起缅怀“红色人物”

探访“红色地标”

追忆“红色纪事”

重温云南百年革命历程

敬请关注!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党史篇】

出品人:和亚宁、唐 源

总策划:李 茜

总监制:余 雷

总编审:李晓风、赵攀峰

监 制:尹 凡

策 划:卢钢、胡 滨

顾 问:余 红、陈祖英、吴宝璋、陈国勇、

高 旗、熊黎明

制片人:卢 钢、王颢茗、缪 勇

总编导、执行制片人:盛雪梅

脚本总撰稿:文 剑

编 导:盛雪梅、刘昶希、李冬梅、王 磊

制 片:邱黾勉

新媒体产品策划:杨维涵

宣 推:杨维涵、赵小强、彭明辉、李丽萍

【本期】

来 源:云南广播电视台“建党百年·口述云南”

融媒体报道组

视频编导:李冬梅

微信撰稿:李冬梅

编 辑:杨维涵

海报设计:舒西蒙

数据整理:杨 旭(实习) 刘 阳(实习)

主 编:盛雪梅

终 审:尹 凡、卢 钢、胡 滨

转自 | 云南广播电视台

德宏师专

宣传部

团结 发展 进步

公益广告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云南专科院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微高校-院校号-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党百年·口述云南】“把一生交给党!” 短短32年的人生,他开创了“三不朽”的伟业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