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扭转贵州旅游产业小、散、弱局面,推进旅游产业化

贵州理工学院,艺考

贵州理工学院

2021-1-28 19:48:31 文/左鹏飞 图/韩炫明

关注

编者按:

1月24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贵阳召开。在1月26日下午进行的政协第十联组(包括民进界、文化艺术、社科、新闻出版界、教育界)代表团联组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我校原副院长梁杰以“着力扭转贵州旅游产业小、散、弱局面 推进旅游产业化”为题做了发言,为我省高质量发展与旅游产业化发展出良谋、献实策。

着力扭转贵州旅游产业

小、散、弱局面,推进旅游产业化

贵州理工学院

近年来,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品牌,以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利用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通过旅游规划引领强根基,山地旅游标准创品质,优化旅游布局,丰富新兴业态,推动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省委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我们认为,在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着以下瓶颈:

一、旅游资源的红利还没有转化成产业红利、资本红利

根据 2016 年旅游资源大普查结果,全省共普查旅游资源单体82679 处,在新发现 的51626 处中优良级(含三、四、五级)资源单体有 7607 处。因旅游资源复杂多样,产权范围界定还不规范,很难定价。还需要做大量基础工作,才能使旅游资源转化成产业红利、资本红利。

二、旅游产业小、散、弱与结构矛盾、产业链短、辐射弱,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化进程和旅游品质提升

一是优质景区不足、盈利状况差。我省旅游景区总量达到 1200多家,其中,A级景区只有420 家,国家级度假区和5A 级景区少。2018 年全省重点景区中运行好、有利润的不足20%。

二是旅游商品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足。我省有旅游商品企业 1497 家,旅游商品达 1000 多个,打造出“黔”系列品牌。但企业规模小,产品同质化,标准化程度低,附加值不高。

三是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散小弱”,文化体育休闲收入占比低,山地体育旅游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小。

四是旅游餐饮住宿业品质较低。贵州星级饭店收入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业态单一规模小,食宿品牌不响亮。

五是旅游交通衔接不够、跨区域旅游交通协调不畅、缺乏统筹调度。

为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产业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推进旅游资源资产管理改革,力促资源变资产

完善旅游资源的产权界定、资源经营权转让、旅游资源的资产核算与价值评估、旅游资源出让年限、旅游生态承载力的定量评价等各项制度,规范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实现旅游资源市场的有序发展。

(二)紧扣“千企引进”工程,引进一批旅游优强企业,推进集团化发展

在旅游景区层面,建议结合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建立一个旅游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实行集团化发展。

在旅游产业层面,在吃、住、行、娱、购五个方面引进或遴选三到五家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

在省级层面,出台打造培育旅游优强企业的政策,做强贵州旅游产业战略性投融资平台。从资源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等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培育出十亿级、百亿级的优势旅游企业。

(三)大力做好存量改革,推动现有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实施景区升级工程,提高A级景区总量。实施景区营收增长计划,实现景区盈利运转。

二是大力发展旅游商品产业。依托“黔酒”“黔茶”“黔药”“黔银”“黔绣”等“黔”系列产业品牌,打造一批黔货出山的旅游拳头产品。

三是做大旅游娱乐文化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旅游娱乐文化企业和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形成一批高品质的旅游娱乐文化项目。

四是提升旅游餐饮业品质。做强黔菜品牌,提升宾馆饭店档次。

(四)以“双一流”为目标,构建高质量旅游产业体系

以新基建为载体,打造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智能化、智慧化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建立面向散客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康养圣地建设,建立新机制、打造新平台,推进景区品质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大数据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切实做好我省旅游产业化这篇大文章。

排 版:杨 琴

校 对:姚 楠

审 核:杨 涛

制 作:校党委宣传部记者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本科院校-贵州理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贵州理工学院-着力扭转贵州旅游产业小、散、弱局面,推进旅游产业化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