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力量
贵医大学生志愿者绽放绚丽之花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在贵州医科大学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健康学院的22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5天的社会实践,有了收获,增长了见识,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力量,他们不负青春韶华,在黔中大地绽放绚丽之花。”
出征仪式在贵州医科大学大健康学院举行
8月17日下午,记者在贵州医科大学采访时,大健康学院相关负责人,对圆满落幕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出好评。
志愿者们开展健康行动
暑期实践中,志愿者们开展一系列健康行动。
近日,大健康学院的志愿者们,在学院统一组织下,组成7支志愿队,开展了今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及周边村落,开展爱心义诊+健康科普、采访调研+实地考察、走村入户+集中学习、文化墙绘制、强国教育等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志愿者们开展宣讲活动
暑期实践中,志愿者们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
“我们结合大健康学院的特色,本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群众办好实事的初心和使命,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健康义诊、发放各类免费药品药具、入户送医送药、健康科普宣传等。”大学生志愿者们说,通过“三下乡”活动,让健康走进村、送上门。
志愿者们开展教育行动
暑期实践中,志愿者们开展一系列教育行动。
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展开采访、调研及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所到地的民风民俗、民情民生,感受并挖掘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取得的伟大成就,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快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良策。志愿者们表示,要将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大健康学员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据了解,7支小分队就村民们对国家民族政策、乡村振兴的了解情况及村民的健康状况等开展走村入户调研。共走访了200多户村民,收集到200多份有效民族政策相关问卷、100多份关于老年人群健康问题调查问卷,对后期为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贵州老龄健康事业提供参考。
“在场边村开展乡村文化墙绘制活动中,我们通过手绘场边村民族特色文化墙这种新形式、新创意的方式,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成就的宣传。”学院文化实践服务团队志愿者们说,此举表达了人们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愿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头深入村落街道、农家院落,向村民群众发放有关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宣传资料,宣讲了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风貌、新经验、新成就。他们将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发放给村民并解答。
此外,志愿者们还深入校园,开展民族团结爱国教育入班活动。通过多形式、多元素的教育方式,助力青少年扣好民族团结进步、爱党爱国的第一颗扣子。教授小朋友医学知识,演示常见急救方法,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开展送温暖、送祝福等活动。
“此次活动,有深度、有广度,志愿者们集中力量、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突出特色,结合当地民族政策,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指导老师在总结会表示,志愿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教育环境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民生,努力探索了加快乡村振兴的良策。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张斌
排版:易辉梅
编辑:李菡逸李牧
审核:陈颖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