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解锁 | 文学与传媒学院等你来读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艺考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1-7-12 15:24:40 文/米晓燕 图/黄诗琪

关注

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院简介

文学与传媒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6年更名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授16人、副教授31人,博士16人、硕士28人,硕士生导师16人)。高级职称比例达71%,硕博比例达67%,是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院现有在校生近1300人,设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秘书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师资力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历构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职称结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科研平台及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2. 贵州省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

3. 贵州省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4. 贵州省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

5. 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6. 贵州省省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教师团队

7.“国培计划”——集中示范性项目小学语文培养点

8.贵州省2011协同发展中心

9.融媒体中心

10.影视艺术创作中心

11.秘书学实践能力提升平台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科研团队:

1. 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团队

2. 地方文献研究团队

3. 民族文艺文学研究团队

4. 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研究团队

5. 地方文化传播研究团队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2项,地厅级课题24项,参与国家社科(含重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1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32部(含参编),各类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和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战略需求,立足黔南、面向贵州,致力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具有深厚的民族教育情怀、良好的道德情操,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和班级管理工作的业务骨干。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秘书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秘书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文书写作、文档处理、会议组织与管理等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谋决策能力、管理服务能力,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秘书工作,能够服务民族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秘书学及秘书实务、秘书应用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中国秘书史、管理学原理、秘书职业道德、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礼仪修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技巧,具备良好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及播音主持创作能力,能在各媒体平台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有声语言传播、教学与研究、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主持、部门协调与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播音主持艺术概论、艺术概论、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口语表达基础、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综艺节目主持、主持人思维训练、主持人表现力训练、广播电视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文学经典作品导读、中国文化概论等。

广播电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具备扎实的广播电视学系统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并能扎根民族地区,在新闻媒体、传媒公司、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的采集、编辑、传播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数字媒体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媒介融合报道、新闻评论等。

第二课堂

文学与传媒学院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打造经典诵读、读书笔记、辩论、演讲大赛等体现专业特色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精品活动。我院教师指导“墨焰”话剧社、远方文学社、聚贤国学社、临渊曲艺社等社团以经典话剧、影视及身边发生的故事为素材,将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创作创新与专业结合起来,将理论付诸实践,成功举行了《风声》、《黔山里的小学堂》、《黄粱一梦》等话剧演出,其中作品《一篮红鸡蛋》在全省“图说诚信传统美德·台演诚信当下故事”诚信教育活动中获全省一等奖。我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结合专业特色,形成讲、写、拍、播、剪线上线下立体结合的“一院一品”活动,师生积极投入,活动效果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办学效果

文学与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并进行修改调整,使之不断改进和提高。2004年以来毕业本科学生2400余名,学士学位授予率达98.2%,学生就业率95%以上;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68名,硕士学位授予率达94%,考取博士研究生4人,学生就业率**。毕业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行政工作、在企业任职、考取研究生或自主创业等。

院长寄语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院长:吴进友

文学与传媒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数十年来,她秉承“人文荟萃、传道求真”的院训,庚续学脉、传承文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凝聚了一批有学识、有思想、有操守的优秀教师;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深厚人文素养与教育情怀,扎根贵州大地的高素质人才。

美丽的文传定会因你的加入而更加美丽,青春的文传定会因你的到来而更加朝气蓬勃。在这里,你既可以梦回长安,体会一把“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与超逸,也可以“把酒黄昏后”,静静品读仅属于一己之私的悲欢与离愁。五千年厚重的文化滋养,数十载筚路蓝缕的艰辛开拓。请相信,你在这里的每一次驻足,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聆听,每一次冥想,都最终会内化为你人生最美的收获,汩汩流动的知识会从你的内心开出最清新脱俗的花朵。

期待着,在都匀与你相遇;期待着,在文传与你相遇;也期待着,在这里,你能遇见最美好的自己,遇见最可期待的未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院长解锁 | 美术学院等你来读

●院长解锁 | 经济与管理学院等你来读

●权威发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招生计划和常见问题答疑大放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①官方抖音

②官方微博

资料来源 |文学与传媒学院

编辑 | 张英长

责编 | 彭 思

审校 |黄毓曼

审核| 陈佳湘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贵州本科院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解锁 | 文学与传媒学院等你来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