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由学校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委、教务处、教学设备及实验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创客大赛开幕式于实验楼A栋一楼大厅如期举行。校长向淑文、校党委副书记赵福菓、纪委书记马力、校党委副校长李灿等领导嘉宾出席大赛,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大学科技产业园、国有资产管理处、各二级学院的院长和书记给予本次大赛大力支持,共有256名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参加此次开幕仪式。各教学院部遴选出的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
本次大赛从报名、培训、作品制作到展出历时5个月,共有来自16个学院、31个专业中的121支队伍报名,在指导老师和参赛队伍的努力下,最终共有81支队伍提交了参赛作品。作为第四届创客大赛,这次参赛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创作,聚焦“四史”学习,寻找灵感,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制造、新材料技术等,采用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把那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红色故事通过实体作品展示出来。
在开幕式上,赵福菓致开幕词,他提到,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青年大学生立足于新百年的时代潮头,要从党史学习中找寻答案。那如何学习党史,学好党史,他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学党史,知所来,青年大学生要强“初心”,只有不忘记来时走过的路,才能明确方向,砥砺前行;第二,党史,思践悟,青年大学生要强“红心”,学习党史积蓄能量,践行使命满怀红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第三,学习党史,要学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思想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起来,接地气、聚人气,知行合一。
他鼓励全校青年大学生,要自强自立,勇于行动,阔步前行。而在这次主题创客大赛中,将党史教育融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和工程实践教育之中,可以增强青年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最后,他勉励同学们要深切体会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校准人生航向的谆谆教导,对高校传道明道、铸魂育人的高度关心,对全体大学生学好“四史”、践行初心使命的任务要求。要牢记总书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嘱托,学思践悟、奋发有为,做有根有魂的当代合格大学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开幕式结束后,各组评委开始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选。参赛作品共分为两个大组,综合类和沙盘模型为第一大组,蜡染、纸艺、激光切割、陶艺为第二大组。各类参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人眼前一亮,每一个作品都蕴含着参赛者对红色故事和党史精神的深刻把握,也提现了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敢于挑战,大胆设计,将红色元素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理念。
(选手介绍作品现场)
在沙盘模型中,同学们利用3D打印技术和激光切割技术,将曾经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抗战路线呈现出来,堆砌的高山和潺潺的流水,都体现了同学们准备用心和细心。通过他们的现场介绍和讲述,评委老师了解到背后的创作灵感和主题思想。
(沙盘模型部分展示作品)
在第二大组作品中,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手工陶艺独具匠心,而具有民族风情的蜡染,深浅不一的花色,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下红军艰苦朴素的生活。同学们用双手创造了这一件件令人惊喜的作品,也用心探索党史学习之路,将爱国主义情怀和红色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向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综合类部分展示作品)
其中,沙盘作品12号《红色光影》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参赛者利用激光切割技术,按照一定的比例大小创造了南湖上的那艘红船,芦苇飘荡,巧妙设计的触屏音响里传来的解说词,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了发生在红船上的这一壮举。其他作品也各有特色,如8号作品《艰难的长征路》、11号作品《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14号作品《暖阳》、20号作品《红色雪山》等,都极具创新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经过评委老师们的现场点评和打分,以及网络投票后,共有10个作品获得了一等奖,24个作品获得了二等奖,32个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其余作品均为优秀奖。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积极创新,增强动手能力,加深党史学习,也在团队工作中相互配合,提高自身能力。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红船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学习的,这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很幸运自己能遇上这个机遇,虽然在设计作品时遇见了诸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能克服问题。作品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优化,而将党史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心,是这次大赛最有意义的地方。”来自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级科学教育专业的李欢欢说道,她的作品获得了此次沙盘模型组的一等奖。
作为多次担任创客大赛评委的李疆老师也说道:“本次大赛整体水平很高,大家学习党史很有热情,同学们能将党史学习与专业技术结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讲述生动,是大赛的核心所在。而我们为广大师生打造了创客空间,这里有许多现代的技术,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可以来这里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并且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同学们还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交流,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次大赛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不断创新,深刻把握学习党史教育的理念,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这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作为新时代下的新青年,向伟大的党献上的一份祝福。
图:杨普照 陈泽敏
文:施蝶
编辑:施蝶 审校:肖万宁 审核:段炼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