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下午15:00—17:30
(一)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传承基地成立
01
院团委李冬老师致辞
李冬老师讲到壮族非遗拼布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百纳被或百家衣。如今的拼布早已超出日常生活品的内涵,从废物利用转变为艺术创作,成为了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古典唯美主义手工艺。拼布的独特意义在于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感谢黄碧瑜老师多次来到学院,带着同学们了解壮族三角拼布、钱纹拼布的工艺制作传统技艺。
希望在今天的活动中,让同学们对拼布有更多的了解与认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动手,实际操作,学习拼布手工技艺。
02
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传承人黄碧瑜老师致辞
黄碧瑜老师说:“我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一个壮族小村庄,我的家乡隆林有悠久的历史、独特文化习俗、缤纷的民族服饰、别样的民族风情以及神话传说、史诗民谣,各民族人民融洽相处又各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从小接触丰富而多彩的人民族文化,我很热爱。”当面临生活的改变,有放弃心态的时候,当面对初心的考验,我都鼓励自己说:要坚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再坚持!再坚持!
经过自己15年的不断努力,2019年7月评为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林壮族背带”代表性传承人。宣传、推介、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更多的传承人,让传统文化更流行,让民族文化传承更久远。这是我的追求,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03
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作品展演
这次展演的拼布作品都是由黄碧瑜老师亲手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其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厚的故事。作品由学生代表们运用走秀方式把壮族拼布的特色美一一展现了出来。
广西隆林壮族背带
多彩几何拼布被面
04
手工艺品制作协会学生代表发言
莫慧琳同学说到:“我作为当代年轻手艺人中的一员,我为我能向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传承人黄碧瑜老师学习拼布感到骄傲,能与黄碧瑜老师一起成立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传承基地而倍感自豪。黄碧瑜老师是一位来自百色隆林的非遗壮族拼布手艺人,从2010年开始接触拼布至今,凭借着一针一线传递亲情温度,对黄碧瑜老师而言,掌握的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手艺,更是母爱的传承和沿袭,流淌于壮乡人民的文化血液里,朴实却最动情。”
我知道我们学习拼布的道路上充满忐忑:知识理念有待更正,实践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经验有待丰富,专业领域有待拓宽。我们是广西非遗壮族拼布流动不息的血液中的新鲜成分,我们想让自己给壮族拼布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因此我们期待通过黄碧瑜老师的言传身教,来丰富我们的学识、技艺和经验。
05
留学生代表发言
06
手工艺品制作协会成员、留学生行拜师礼
07
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传承基地挂牌
由院团委李冬老师和黄碧瑜老师一起为非遗壮族拼布传承基地的成立揭牌。
黄碧瑜老师带领我们参观非遗壮族拼布基地,并讲解拼布在制作过程中背后蕴含的故事。
(二)对话梦想第39期——走进非遗壮族拼布“守艺人”,匠心传承中国梦
由广西非遗壮族拼布传承人黄碧瑜老师讲述她的人物故事
现场访谈互动
壮族非遗拼布现场制作体验
这次“走进非遗壮族拼布‘守艺人’,匠心传承中国梦”活动,让我们认识到拼布的艺术形式、制作技艺、使用功能以及少数民族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相信通过本次活动也让壮族拼布这个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项非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其源远流长。
合影留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铸牢国家民族的根与魂,这是中华文化产生国际影响力的根本前提,也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编辑|罗衍参
责编|袁兴华
总编|李冬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