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我们依然在一起
还记得第一次面试
你为自己加油鼓劲的样子吗?
还记得第一次接手工作
你激动的心情吗?
不知不觉又轮回了一个四季
从一开始的青涩模样变得游刃有余
又迎来新的学期
我们也走到新的起点
大学生通讯社2021年总结表彰
暨换届大会
它来啦
我们的家——右医大学生通讯社
大学生通讯社是校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的学生组织。设有记者团、“校园之声”广播电台、思政网络工作站、摄录部、全媒体中心五个部门,负责校内外新闻宣传工作。主要有:校报编辑、新媒体管理、电脑技术等工作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做媒体能力和为人处事的组织。
大学生通讯社在党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秉承“大医精诚”的校训,始终坚持“协作、勤勉、慎思、进取”的理念,服务广大师生、丰富校园生活,围绕学校重要新闻事件开展宣传报道,并取得良好成绩,社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属于2021的总结
走向新的起点——会议现场
2021年9月7日下午,我们在5栋101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2021年大学生通讯社总结表彰暨换届大会。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及嘉宾有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赵骏耀老师、党委宣传部何志川老师、党委宣传部黄宏春老师、党委宣传部吴秀娜老师、党委宣传部黄素娴老师、党委宣传部莫军老师、党委宣传部邓文来老师、大学生通讯社第十八届社长骆佐智同学以及大通社全体成员。
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赵骏耀讲话
大学生通讯社第十八届社长骆佐智同学进行工作总结
大学生通讯社第十九届社长曹馨尹同学发言
为你们喝彩——表彰工作突出的同学
在会议上,我们进行了2021年的工作总结,对在这一年里优秀的、表现突出的大学生通讯社的成员进行表彰。
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家
记者团
记者团共完成新闻稿件采写230余篇,其中128篇上传至我校官网首页,112篇发表在我校思政网首页。在学校官网首页文章中,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网站转发35篇。自2020年12月16日始,至2021年7月10日,记者团共值班126天,摘广播稿数量达600余篇,组织撰写《班级日志》13篇,《右医之光》14篇,《大医精诚》19篇,为“校园之声”广播电台提供了大量广播稿件。除此之外,记者团还负责上传至思政网的稿件审核,全年审核稿件496篇;院报小组共采编学校官方院报13期。
“校园之声”广播电台
“校园之声”广播电台作为我校唯一一个有声的宣传平台,现开设栏目12个,内容涵盖科技、医学、体育、音乐、传统文化、英语知识等,受众多师生喜爱。校园广播电台全年工作时间600小时,播放新闻、栏目,总次数达500余次。电台采编及播出校园新闻200余条,新闻播出时长100小时,栏目总量达200余期,播出学生点歌近300首。
摄录部
摄录部共出了50余次任务,7次视频采集任务,参与了5次大型晚会活动的录制,直播各类活动10次,并在2021年开通了“右江民族医学院B站”账号以及微信视频号“右江民族医学院”。同时负责管理“右江民族医学院”抖音号,现拥有2.2万位粉丝,收获32.7万个点赞,截止到目前抖音总浏览量达2005.142万,疫情期间单条抖音点赞量达4.8万次,创立了两个固定栏目,“医你所闻”与“医学小常识”。其中“医你所闻”栏目旨在对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采访,深受大众喜欢;“医学小常识”栏目在向大众传播医学常识的同时,也在打造为右医抖音宣传的一大特色,现已初见成效。此外,本部门成员对校园大事件密切关注,力求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让大家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并且录制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现场至抖音号进行播放,让无法到达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体验到活动现场的欢乐氛围。
思政网络工作站
思政网络工作站在右医思政教育网共上传1042篇校内新闻,参与校园网的设计、更新及维护工作;丰富时珍网的校园文化、网络社交、党团建设、民族团结、理论经纬、医学大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专题和栏目的内容,同时在校园大医广场电子屏播放电影、视频及标语,一年来共使用学校大屏幕180余次,播放标语230余条,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类知识,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
全媒体中心
全媒体中心负责运营学校今日头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右江民族医学院”。2018年至今,官博粉丝增加至1.2万人,每日阅读量1000+,日均发博两条,创建有“右医快讯”、“晚安右医”等话题。目前右医官方微信公众号坐拥粉丝81261人,其中活跃粉丝近万人。官微推文总数达1390篇,原创推文1036篇,官微始终坚持推文原创性。官微的WCI指标(传播指数)常年位居广西高校前列,单篇浏览量最高达到7.6万+。
在大通社的一年
刚来到大通社的时候,只是一枚“小白”,疑惑不少,时不时需要求助学长学姐解决问题,也有些害怕前辈们的批评。但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工作经历中茁壮成长,能够熟练地用声音、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着右医发生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时候面对棘手的工作偶尔崩溃,甚至是掉下眼泪,也曾想要放弃,但却好好坚持到现在。一年以来,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工作成果,还有帮助自己成长的各位前辈们、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以及留在脑海里的那些美好瞬间。曾经以为只是过路人,但却成为了这充满温馨的家的一员。
不曾想竟留下如此深刻的羁绊,工作之时抬头一看,陪伴在身边的是你们;休息之时环绕在身边一起玩乐的是你们;感到疲倦之时温柔鼓励的也是你们。不知不觉中,虽无血缘关系,却成为了最亲近的人,你和我,在这里成为了一家人。
即使已经要说再见
但这不是永别
只要你愿意
这里是你永远的家
记得常回家看看
记得我们是温馨的一家人
愿大通社前程似锦
你亦然
文、编/大通社记者 宋雨姿
图/大通社记者 宋雨姿龚琮洁骆佐智
图/党委宣传部黄宏春
部分来源于往期推文
审核/党委宣传部何志川
往期回顾
情难舍恩难忘 今日教师:李根亮老师
写给即将开学的你
喜报!6金12银37铜!我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选拔赛中再创佳绩!
我就知道你“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