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广西菜肴|唯有美食与你不可辜负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艺考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2021-8-06 12:31:13 文/潘玥婷 图/贺婉如

关注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注意

温馨提醒下

此推文图片可非一般地“毒”

请勿在深夜欣赏

请勿在深夜欣赏

请勿在深夜欣赏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由我们来讲解一下广西特色美食的由来吧!

桂林米粉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传说讲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山水。秦始皇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下酒。来到漓江一看,哇,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可以捞到,于是秦始皇叫船家赶快弄来了很多鱼,又给了很多钱。一餐不知道要用多少条鲤鱼才炒得出一碗,秦始皇在漓江上游了半个月,杀了成千上万条鲤鱼。急得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发誓要把秦始皇的游船拱翻,让他葬身鱼腹!河伯知道了警告说:“帝王之事乱来不得,你赶紧另想办法吧“。鲤鱼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浆制成了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就问世了。

老友粉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老友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属于桂菜。说起老友粉,还有一个趣味小故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老翁每天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几天因感冒没有去,周记老板十分挂念,便将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热面条一碗,送与这位老友吃。热辣酸香的面顿时使老翁食欲大增,他发了一身大汗,感冒也好了。事后老翁感激不尽,书赠“老友常临”的牌匾送给周老板,“老友面”由此得名并渐渐名扬八桂,后来发展成今的“老友粉”。我们南宁人常爱称自己的好朋友为“友仔”、“友女”,我们间的友情好像也包含在一碗爽口的老友粉里了。

玉林牛巴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传说玉林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闻香而且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从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因于“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

梧州冰泉豆浆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志创:1927年,藤县同心人黄彩洲因为要躲避匪患,就举家搬迁到了梧州白云山脚下冰泉冲,搭上茅棚,并且以种菜为生。在种菜的时候,他发现周围有人在做豆腐,他很感兴趣,就边看边学,学习制作豆腐的技艺,后来就转为售卖豆腐。随后,他就发现豆腐只是一个方面,能不能进一步加工一下豆浆豆制品?他就不断地钻研,不断地研究。在1935年的时候,他就做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豆浆。刚好,当时在梧州城有一个报馆的人路过他那里,他就把这个豆浆给报馆的人品尝,报馆的人发现豆浆的口感、味道都非常好,所以回去以后,这个报馆的人就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这里的豆浆就传开来了,很多人慕名来到了冰泉冲这里品尝豆浆,他就把这个豆浆命名为“冰泉豆浆”,或者“冰泉秘制滴珠豆浆”。

螺蛳粉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赶到柳州,饥肠辘辘中找到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可是米粉必用的骨头汤已经没有了,只剩一锅煮螺剩下的螺蛳汤,摊主情急之下,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又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这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将此记在心中,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遂慢慢形成了现在螺蛳粉的雏形。这就是柳州螺蛳粉的由来最有可能的传说。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晚不超过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相关资料的严重缺失,确切的发源地已难考证,而有着浓重“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的柳州人,于无心插柳的不经意间,创造出一个名闻遐迩的柳州原创第一小吃——螺蛳粉。历史的巧妙安排之中,可能也有其必然的一面吧。

最后大家看了那么多的美食,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快点行动起来吧!广西还有好多好吃的美食,快来广西一起来品尝这些美味吧!

文| 第二原创小组

图| 网络

校对| 王姝 梁成芝 彭芷琳 丘琳

排版| 第二原创小组

指导老师| 喻登先

监制| 陈威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西本科院校-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舌尖上的广西菜肴|唯有美食与你不可辜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