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资讯~
关注
5月18日晚,我校特别邀请采访过200多位开国将军的著名军旅作家吴东峰到校,为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讲述在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致敬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和使命的千钧力量。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巩建华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报告会,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全体思政课老师,各系党总支书记、机关直属党支部书记、各系(院)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到现场聆听。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进云主持。
报告会现场
吴东峰以《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在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题,从“将军战伤知多少——他们是全世界战伤最多的将军族群;死而复生幸存者——他们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为有牺牲多壮士——他们经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伤背后的牺牲故事;功名只从马上取——冲锋陷阵,是他们带兵治军之门,出生入死,是他们为官晋升之道”四个方面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开国将军们的战伤档案。
吴东峰作报告中
吴东峰介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他陆续采访了王震、许世友、张爱萍、陈锡联、王平、刘震、陈士榘、洪学智、余秋里、张震等二百余位开国上将、中将和少将。使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无论是军事指挥员,还是政工干部、后勤干部;无论是一线指挥员,还是机关工作者;无论是以性格勇猛著称的猛士型将领还是博学多才的秀才型将领,几乎都有战伤。据不完全统计,他采访的200多位将军中,有战伤记录者170多人,累记战伤400多个,平均每人2个以上。这批开国将军经历,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奋斗的缩影。他们是在革命理论指导下觉醒、觉悟了的一群人,也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愿意牺牲自己一切。
“共产党的将军是很勇猛、很有智慧的”吴东峰用讲故事的形式细数了其亲见的王近山、罗瑞卿、粟裕、徐斌洲等开国将军从头部到脚部的战伤记录;回忆了许世友、晏福生、钱钧、刘昌毅等开国将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死而复生的惊心动魄革命事迹;讲述了“许其孝将军肚皮上30多个弹点,许世友七次参加敢死队,梁兴初负了9次伤连升9级”等开国将军“功名只从马上取”的戎马生涯往事。开国将军们身上的累累战伤,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开国将军们身上的累累战创,反映了开国将帅们万死千伤,腥风血雨的人生之路,奋斗之路 ;开国将军们身上的累累弹创,证明了他们都经历了非常人所能及的肉体折磨和死亡威胁。
与会人员认真做笔记
吴东峰表示,他们是一仗仗打出来的一群人,是一级级打上来的一群人,一个个战创,展示了一部部战争传奇;一个个战创,体现了一股股不灭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革命者;他们是用自己的苦难换取人民的解放和走向幸福的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是为了他人的享受而自愿遭受痛苦。脊梁骨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牺牲精神和人民情怀。
赵进云主持并作总结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赵进云总结时强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要从我们党的苦难辉煌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担负起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立足实际,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时期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回望来路、再启征程,让我们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与会人员认真听讲
会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精彩、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忆往昔峥嵘岁月,共回望英雄风采。吴东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语言、史论结合的方式,详实的事例、精辟的论述以及丰富的史料,带大家重温了开国将军们的戎马生涯往事,中国共产党人勇敢、顽强、奉献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中国革命精神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主讲人简介:
吴东峰: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广州军区战士报社副社长、广州市文联副主席,广州诗社社长、广州文艺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吴东峰先后面对面采访了王震、许世友、萧克、张爱萍、张震、刘华清等200多名开国将军。主要著作有《开国将军轶事》《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寻访开国战将》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军区嘉奖1次。
文 |党委办(宣传部)
图 |邓洁茵
编辑 | 刘玉琪
审核 | 安绍敏
审定发布 | 黎明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