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秉持“德厚学博、文精武杰”的校训,发扬“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容国团精神,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体育人才为宗旨,以弘扬岭南体育文化,彰显运动健康、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优势,为人类健康、国家体育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特色,立足广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为国家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体育人才,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学校现有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6大学科门类,体育学、新闻学和舞蹈表演分别被评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1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体育学为核心,以体育类专业为主体,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其中体育教育、休闲体育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新闻学专业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殊教育获批广东省特色师范专业建设点。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属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新闻传播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休闲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体育硕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运动医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广州体育学院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
一、招聘岗位的学科专业(领域、方向)
体育学(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田径、体操、体能训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摔跤、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机等。
二、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符合《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原则上各个岗位应聘者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二)岗位要求
1.学科带头人
岗位应聘条件: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且具备下列条件两项以上:
(1)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2)高水平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3)省级优秀专家,并获得省自然科学奖、省科技发明奖和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前3名,二等奖排名第1名。
(4)省级教学名师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前3名,二等奖排名第1名。
(5)近三年主持过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级重大项目的中青年专家。
2.学术骨干
岗位应聘条件:年龄在40周岁以下,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历学位者或年龄在45周岁以下非博士学位的正高职称人员,且近三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及以上;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前5、二等奖排名前3、三等奖排名第1;或个人(排名第一)创作作品获国家级(政府)三等奖及以上。
(2)人文社会科学类: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署名在本专业领域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自然科学类: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署名在本专业领域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
(3)以第一申请者身份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
3.优秀青年博士
岗位应聘条件: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具有博士学位者。近三年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公认的学术成果(如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本专业领域高水平论文等)。
4.博士工作站
岗位应聘条件:学校相关专业急需的国内外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优秀在读博士生或应届博士生,年龄在40周岁以下。要求以第1作者在相关专业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全文发表论文1篇以上。
5.海外优秀青年学者
岗位应聘条件:依托我校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报。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2)具有博士学位;
(3)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等;
(4)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5)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6)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三、岗位待遇
1、具体待遇详见广州体育学院人事处网站(http://rsc.gipe.edu.cn/)“规章制度”一栏的《广州体育学院博士人才引进实施暂行办法》、《广州体育学院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办法》、《广州体育学院博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广州体育学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暂行办法》和《广州体育学院优秀人才柔性引进实施办法(试行)》。符合我校相应政策的博士可适当提高待遇。
2、住房:我校不提供住房,按政策提供住房补贴,由其本人租房或购房解决住房问题。
3、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不列入事业编制,博士工作站人员出站后需考核入编外,其余人才引进均列入事业单位编制。
4、学校发放的生活补贴在首聘期内,一般正式入职后发放总额的50%,余下50%完成聘期内任务后发放。
四、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
公告之日起开始接受报名,上述岗位长期招聘,招满即止。
2.报名形式
采用电子邮件方式网上报名,把报名材料打包发到邮箱:gztyrsc@163.com。
联系电话:38024451
联系人:李老师
3.报名材料
(1)《广州体育学院应聘报名表》(附件1)。
(2)个人简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学位证书、身份证、职称证。
(3)招聘所需业绩材料(需提供论文检索证明)。
4.资格审查
根据招聘岗位要求,组织人员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核对象。
五、考核
按学校招聘考核流程对通过资格审查报名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选,并上报校长办公会,通过后进入体检和考察环节。
六、体检与考察
1、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规定,人事处组织考核通过人选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我校支付。
2、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人事处负责对体检合格者进行组织考察。
七、办理手续
按规定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经审批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签订合同。获审批录用人员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入职流程并报到,逾期将自动取消入职资格且学校不再另行通知本人。
八、其他说明
1、学校常年不定期不限额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根据应聘者的学术背景,立足学科发展需求,结合岗位匹配度等情况,综合分析研判确定最终引进层次。具体岗位基本条件所要求的学术背景,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执行。
2、应聘者应遵守招聘纪律,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全面、真实,如发现有编造假文凭、假经历、学术造假和隐瞒病情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弄虚作假、不守诚信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或不予聘用;聘用后发现并查实的,解除聘用合同。
3、未取得学位者或未能按时毕业的毕业生以及未能按时出站或未能按时办理完出站手续的博士后,学校一律不予聘用。
扫码下载附件:
《广州体育学院应聘报名表》
-GZTY-
文稿|广州体育学院人事处
编辑|广体记者站 林苗
责任编辑|广体宣传部 梁越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