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大讲堂 | 学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功臣王明健英雄事迹

韶关学院,艺考

韶关学院

2021-6-21 10:15:07 文/潘玥婷 图/何星辰

关注

为深入挖掘粤北红色资源,传承和活化红色文化历史,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从中汲取奋进力量,6月10日下午,我校举办“追寻英雄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党史学习大讲堂。讲堂邀请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功臣王明健的女儿——王琴女士,为青年大学生们讲述了她父亲王老深耕粤北,为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默默奉献自己智慧和力量的奋斗历程。王老曾两次荣获全国劳模,荣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勋章,荣获中国铀业功勋人物。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访谈王明健的女儿——王琴女士

讲堂现场播放了《我为什么要跑到这山沟来》专题纪录片,纪录片讲述“炼铀之父”王明健与他在粤北的原子核事业。1958年,国家秘密委派王明健前往韶关市下庄提炼原子弹的原料铀。“党交给我的特殊使命,必须完成!”王明健作为厂长兼唯一的技术负责人,肩负起了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王明健始终保持着一股钻劲和韧劲,扎根在粤北深山,带领着工人们日以继夜忙生产,只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多年的苦战,水冶厂生产了71.3吨的重铀酸铵,占当时全国土法炼铀的总量的67%。王老的事迹令在场的师生感到敬佩,他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韶关学院

《我为什么要跑到这山沟来》专题纪录片图片

王琴女士给同学们讲述了父亲当年做实验两次爆炸的惊险事情:在一个秘密试验中,父亲与助手两次经历了含有核辐射的爆炸,身上多处被烧伤,险些丧命。连助手也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王明健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玩命啊!”。王老凭借着坚定的革命精神,经历上百次试验后,终于按期完成了任务。王琴女士还带来了父亲留下的一些笔记,那些密密麻麻的书稿记录在废弃的烟盒、甚至在女儿小时候用过的作业本上。同学们接过这些凝聚了王老一生心血的记录,对王老在艰苦环境中仍潜心钻研不懈奋斗的精神感到震撼。

韶关学院

现场展示王老的工作笔记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活动现场

几十年来,王老对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的贡献闭口不谈。直到2014年10月,在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之际,国家“两弹一星”办公室找到王老,询问他是否有什么要求时,王老挥挥手说:“我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无比光荣!”。由于经历了两次爆炸以及长期的辐射暴露,王老晚年长期饱受着病痛的折磨,身体十分虚弱。他在病床上,仍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化学世界级难题,吸着氧气也仍惦记着整理论文,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国家再作贡献。生命最后,王老把女儿叫到身旁:“爸爸解了一生的化学题,你把它录下来,送给科学家,让听得懂的科学家少走弯路。”说到这里,王琴女士不禁一度哽咽。王老的一生不求名不求利,一直在默默为中国的核工业奋斗。

韶关学院

王老在生命最后仍在整理论文

王琴女士把父亲常说的话寄语韶院青年学子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们,要有志向有担当,不仅是为自己而活,还应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以你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为人民服务,把知识和智慧留给人民。

韶关学院

活动现场

韶关学院

活动合影

在讲堂最后,师生们表达了对王明健老人的深刻缅怀和无限敬意,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肩负起时代使命,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家。那些选择以身许国的英雄们即使离开了我们,他们用心血和生命铸就的“国之重器”和“两弹一星”精神早已照亮了这个国家,这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位新时代的韶院青年学子所需要学习的精神和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

最后,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

投稿邮箱|sguxcb@sgu.edu.cn

采写| 文美琪

图片| 曾楚琪潘玙

摄像|林怡婧郑彩婷

后期|陈愈

编辑|刘晓君

复审|邓玉坚 曾楚琪

终审|何国举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

1.一图读懂 | 广东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12集党史专题讲座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5.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6.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思维导图

韶关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东本科院校-韶关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韶关学院-党史学习大讲堂 | 学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功臣王明健英雄事迹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