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培养要求,提出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要求。补充要求必须合法、合理,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十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第呈现
在投档录取时,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作为考生高考信息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供给高校作为参考。
在省内中学就读高中的考生(含省内往届高中毕业生)的等第信息由省招办负责从学业水平考试库中直接衔接;省外高中借读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在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并填写,由报名点负责录入电子库。报名点录入的成绩等第必须与考生借读省(市、区)提供的省级纸介质表格中的等第完全一致(由考区招办负责核对)。
二十、志愿填报
高考成绩公布后,上线考生依据分数,参考高校《招生章程》、体检结论、招生计划、成绩,自愿选报学校及专业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表》和《复征志愿表》。
军队、公安(司法)类院校的面试、军(体)检及素质测试在高考成绩公布、考生志愿填报之后进行(另发文)。
填报了外语专业志愿的考生,要参加由省招办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
回族、撒拉族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了解选报院校中是否有“清真”食堂,以免报到后造成餐饮困难。
生源不足时一律实施志愿复征。开学之后,专科批次不补录。
考生志愿以电子信息为准。考生和家长对自己的志愿电子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签名确认,并对结果负全责。
定向招生计划如因生源不足要复征志愿时,“服从调剂”志愿以复征志愿信息为准。
同一院校中的民族班、预科班、普通班计划分别填报志愿,不能在三种计划类型之间平行填报“双跨”志愿,采取分别填报、分别投档、分别录取方式。
省内高职院校面向青南地区定向招生专科计划,在省招委确定的投档线以上,由考生自主选报志愿。生源不足时,由定向计划生源地的州教育行政部门或招考办负责补充。
二十一、建档
纸介质档案由考生自带到高校。
(一)纸介质档案主要材料:《报名登记表》(打印件)、《资格审查表》、《体检表》、《志愿表》、高中阶段学籍档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省级)、跨省借读高中生《注册表》(含所有注册资料)、享受照顾加分条件证明(件)(前述材料均为原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审查结束后原件退还)。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