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合肥一模语文试卷答案难易点评

安徽高考最新信息,艺考

安徽高考最新信息

2011-1-28 09:04:55 文/朱俊杰

关注

昨天上午,在结束了语文考试后,考生们松了口气,因为当日进行的高三阶段第一场模拟测试,并没有给他们在节前来一个下马威。总体来说,“一模”试卷的难度不大,这和目前学生的复习知识尚浅有很大关系。难题、怪题开始远离试卷,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基础性的知识题,而这也给考生透露出一个信息:高三后期的学习,谁基础知识掌握得牢,谁将会在考场上实现“利益”最大化。

首日考试结束后,一线教师也对试卷的难易进行了点评,同时针对寒假以及第二轮复习给出了建议。

语文>>>

“基本功”是考查重点

□ 合肥一中 谢长雷

语文试卷从命题总体形势到较敏感的题目的设计都沿用了2009年和2010年安徽高考的模式,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可以说是基础的“试金石”、能力的“风向标”。试卷的地方特色鲜明,其中《新安晚报》2010年11月下旬刊发的新闻稿件《未来十年教改草案出炉》也被作为素材选进试卷,考查学生对于时事素材的整合能力。

第一,试卷细化了知识的积累。第10题的默写不仅延伸到了初中必背篇目《爱莲说》,还有相对较冷的“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第15题音、形结合考查,增大了试题容量。

第二,注重表达能力的美化。第18题的仿写较有特色,图文并茂,还兼顾到提炼和概括能力;第19题对连贯的考查也有突破,语境更具体且富有一定的弹性,需要把握住“连贯点”,如A处可抓住“经济发展”,B处可紧扣“中西交流”;第20题的“想象”应注意合理、生动并突出“思乡之情”,对审题能力是个考验。可见,在较为鲜活的语境中,语用题始终注意突出如何更加完美地表达。

第三,在强调基本功的同时,进一步深化阅读能力。卷中关键词句的考查,如“黄梅戏的抒情性”“江鸥”“他一脸的皱纹里沁着笑意,因此,他听见女儿模仿羊羔的声音”等,都突出了阅读基本功的考查,要能“窥一斑而知全豹”。更难的则是对文章意蕴的把握,如小说《一片白云》,表面似乎很“平淡”,但作者用羊羔之死这个细节去表达父女不同的反应,尤为重要的是,父亲不愿让女儿纯洁的心灵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尤其是“收起了墙上那张羔皮”这一细节),还有引伸出的女儿学羊的叫声,渐渐地把一只小羊羔的死亡扩大到了一种生命的博大,由形的表象延伸到一种声的回响(峡谷的回音),并且,这种回响一直飘荡在蓝天和白云之间,可谓诗意盎然、意蕴深远。只有真正深入作品内部,方能有所领悟和感动。

第四,强调基本的写作能力。这次采用命题作文,减轻了审题的难度,重在对作文基本功的考查。审题要准,“恩赐”是核心,“生活”是限制,重在从生活中感悟;立意要深,如“苦难”生活的恩赐;构思要清,行文思路要明晰;表达应顺畅,切忌错字和病句。

另外,试卷的地方特色明显,从“黄梅戏”到桐城派领军人物刘大櫆以及《新安晚报》、“滨湖”等。内容还关注了社会热点,如重视“学前教育”和广州亚运会等。

总之,这份试卷能较好地检验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同时对第二轮复习也有指导意义。

复习建议

第一,针对此次模考所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未来复习的方向和重、难点。

第二,寒假期间就应该开始具体落实自我修复和强化的计划,珍惜时间。

第三,继续“细”化积累、“美”化表达、“深”化阅读、“强”化写作。

第四,注意实战磨练,优化解题节奏,规范答题步骤,总结解题技巧。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高考-安徽高考-安徽高考最新信息-2011合肥一模语文试卷答案难易点评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