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主题故事(64/100)——一位老兵的微笑

兰州工业学院,艺考

兰州工业学院

2021-7-20 13:44:22 文/罗蓉蓉

关注

一位老兵的微笑

当我们把一面象征光荣的锦旗,交到面前这位身材瘦削的老人手中时,他先是开心地笑了,而后泪流满面。我们虔诚地听他讲起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1949年的一天,年仅16岁的英俊少年程槐炎怀揣着梦想,悄悄地跑进了荣县来牟乡招兵大队部。

身穿军服的排长亲切地问:“小鬼,你来干什么?”少年带着一脸的稚气,十分认真地说:“我来报名参军!”

排长笑着说:“不行,你年纪太小了,个头只有枪那么高,快回家吧。”小槐炎像泄了气的皮球,满脸沮丧地呆立在那儿。排长再次示意他赶快回去,小槐炎委屈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带着哭腔说:“我年纪小,但我一样能行,请首长收下我吧!”

排长见他如此真诚,便说:“你先在场坝上跑两圈,让我看看。”

小槐炎很认真地跑了起来。他的身影像旋风般轻快敏捷,两圈跑下来,他气不喘,脸不红,轻松得很。排长笑着对他说:“不错,挺机灵的。回村里开张证明再来吧。”小槐炎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扭头就要往回跑。这时,排长却突然叫住了他。

原来,天气这么冷,程槐炎还光着一双脚。排长怜爱地看着他,送给他一双崭新的胶鞋。排长的关爱令小槐炎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地把胶鞋抱在胸前,眼含激动的泪花,向排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跑了。

第二天,程槐炎怀揣村里开的参军证明,脚穿排长送的新胶鞋,跪别了泪流满面的母亲和抽着旱烟、沉默不语的父亲毅然踏上了从军之路。从此,山高路远,危险重重。

1950年9月,美帝国主义挑衅的战火无情地烧到了朝鲜的国土上,以美军为首的联军横冲直撞,肆意妄为,朝鲜军民岌岌可危。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了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1951年,正值寒冬腊月。冒着滴水成冰的酷寒天气,程槐炎随着另一批志愿部队,奔赴朝鲜战场。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交战,不论是参战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都处于劣势。敌军在地上有坦克、大炮、重机枪昼夜不停地扫射,天上有飞机不停地四处轰炸;我军的武器却非常简陋,不过是“小米加步枪”,还有少数的几挺轻机枪。要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要付出多少代价可想而知。

战争十分惨烈,死亡如影随行。有一次,程槐炎正与一名同乡战友说着话,突然,一颗炮弹飞来,刚才还活生生的战友一下子就没有了。程槐炎惊得目瞪口呆,随即撕心裂肺地痛哭出声。然而,他很快便擦干眼泪,不顾一切地拼命冲杀,发誓一定要为战友报仇,一定要帮朝鲜人民打赢这场战斗,不能给中国军人丢脸!

有一天晚上,美军的探照灯把战场照得如同白昼。程槐炎身披白色床单,在雪地上缓缓地匍匐前行。突然,敌军的哨兵似乎发现了什么,一连串的机枪子弹立刻呼啸而来,其中一发射进了程槐炎的右小腿。瞬间,钻心的疼痛涌遍了他的全身,他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脸色也变得煞白,但他始终咬紧牙关,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程槐炎伤势稍好些,立刻申请回到战场。他怀揣遗书,一瘸一拐地投入了另一场激烈的战斗。

天寒地冻,夜露浓厚,衣服被霜露打湿了,没有衣服换,程槐炎和战友们就把湿衣服慢慢穿干;战场上没有洗澡水,他们就咬牙忍耐了几个月的炮火硝烟。有时干粮没有及时送到,他们饥饿难忍,就扯一把青草野菜,就着雪水来充饥……

这样的铁血部队,这样的正义之师,怎么可能不胜利呢?

1953年7月27日,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军人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伟大奇迹。

1955年,当22岁的程槐炎奉命随部队回国的时候,他悲伤地发现,他们一个班的12名战士,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止不住地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人们都说,程槐炎立了那么多军功,肯定能好好享享福,一辈子不愁吃穿了。可出人意料的是,程槐炎在城里工作两年后便坚决地向首长请辞,要回家乡务农。

有一次,他的子女想靠他的军功去县委,请求给自己安排工作,却被程槐炎大骂了一顿。国家有补贴下来的时候,家里人劝他说:“咱们家里一样困难,可不可以留一点点?”作为生产队长的程槐炎却坚决摇头,然后在家人的埋怨声中把补贴全都分给了村民。他对子女说:“身为共产党员,不能一辈子躺在功劳簿上享福,要多为人民服务,为党分忧,为国家出力!这就是我回乡的真正原因。”

七个子女深受老父亲的影响,个个为人正直,勤勉踏实,各自凭本事创立了一番事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而今,程槐炎老先生已有87岁高龄。战争虽然在他身上留下了五六处伤痕,但他除了听力稍差一点,仍然精神矍铄,说话清晰响亮。青山依旧,山风依旧,程槐炎老先生那一抹明净灿烂的微笑,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点击下图查看

我和工院有个“约”

点击下图查看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62/100)——爷爷有双“高跟鞋”

点击下图查看

揭秘:你的相册有什么?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马小龙 卢昭阳

值班编辑:杨龙

责任编辑:崔婷婷

来源:故事会

投稿邮箱:3491049624@qq.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甘肃本科院校-兰州工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兰州工业学院-“红色记忆”主题故事(64/100)——一位老兵的微笑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