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家住上海金山区朱泾镇的70岁阿婆徐安玲,从中国美院中国画专业顺利毕业并获得中国美术界高等学府的双学士学位一事引发网友热议......
年龄从不是限制
徐安玲奶奶拿到了自己的第二个艺术学学士学位。
徐安玲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大学的第一天”:走进教室时,一群20出头的年轻学子都以为她走错了教室,甚至有人以为是哪位同学的家长。落座后,老师的一席话打破了现场的尴尬:“你们不能叫她徐阿姨或者徐奶奶,因为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你们应该叫她徐姐……”
因为热爱
徐阿婆进美院深造并非一时冲动。1951年10月出生的她是土生土长的金山人,从小就喜欢用铅笔写生,描绘家乡的埭头农田、古镇生活;参加工作后,她先后做过机修工、出租车司机,工作生活的忙碌让她暂时放下了画笔,但这份对书画的爱好一直埋藏在心底。
退休后,一下子闲下来的徐安玲总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58岁那年,她重新拾起了画笔。这一拾,就再也丢不下来。
启梦征程
2009年,徐安玲进入中国美院进修班学习;2013年,她又参加全国统考,被中国美院成人大专班录取,并于2016年7月顺利毕业;不满足大专学历的徐阿婆又乘胜追击,参加了2017年的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以超过录取分数线87分的成绩,如愿考取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于2019年顺利毕业,拿到了第一个艺术学学士学位。
不负努力
老年进大学与年轻人一起学习,徐阿婆面对的不仅异样的眼光,还有与年轻大学生一样的压力。
“我在进修班和大专时学的是书法,虽然书法的难度也很高,但变化相对较少。可中国画就不同,既有山水,又有人物和花鸟。在画花鸟时,要求每个细节的形状都不同,落笔的轻重深浅都不一样,国画创作中的花鸟是千变万化的,老师还要求做到下笔无悔,不能修改,对我来说,这个难度特别大。”徐阿婆说,别的学生每天练习3-4小时,她只能靠多练多画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今年6月,年满70周岁的徐安玲终于取得了自己的第二个艺术学学士学位,她轻描淡写地说,学画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有了兴趣,就不觉得苦了。好在书画是相通的,小时候画画的底子还在。
如今,位于朱泾镇的徐安玲工作室内满是她多年来的书画作品,家人也很支持她“退休之后延续书画梦想”的做法。学有所成的徐安玲说,会将自己的一部分获奖作品留给自己的家乡,因为这里是她“梦开始的地方”。
图源网络侵删
内容来源微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