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6/100)——沪渎江水滋英烈

兰州工业学院,艺考

兰州工业学院

2021-6-21 10:00:45 文/王伟 图/唐诗涵

关注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沪渎江水滋英烈

一个苏北乡村的穷苦孩子,在本该读书的年龄却无钱上学,与叔父、哥哥一起逃荒到上海;

一个迫于生计的13岁少年,无奈告别童年时光,进了麻厂与大人们一同干活儿;

一个风华正茂的17岁年轻人,自从被灌输了革命真理,便立志为拔除剥削和压迫的根子、为工人的自由权益而奋斗;

一个18岁的共产党员,将自己的革命激情与工友兄弟拧成一股绳,谈爱国主义、谈抗日救亡,宣传劳工神圣、宣传进步思想,并且以自身的行动响应地下党组织“节约救难”号召,为难民以及前方游击队和新四军劝募、捐赠了十分可观的御寒衣物和医疗药品。然而,日伪的魔爪最终伸向了他,充满豪情壮志的英灵终结在了19岁的青春年华……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1920年,吴国臣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今盐城市)一个贫农家庭,7岁时他跟随叔叔和大哥背井离乡,从苏北一路逃荒,于1929年来到上海。不久,叔叔和大哥先后进了沪东新怡和麻厂(后上海第一毛条厂)做工。当时的吴国臣未满10岁,不符合进厂做工条件,为了生存,他只得背起箩筐与其他贫苦孩子一起,靠捡破烂艰难度日。1933年,13岁的吴国臣也进了新怡和麻厂做童工。

1937年,中共中央重建上海沪东地区的党组织。不久,新怡和麻厂也建立了党的地下支部。地下党员通过各种方式,对出身贫苦的青年人灌输革命思想,启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吴国臣苦大仇深,反抗意识十分强烈。在接触了革命真理后,他很快与之产生共鸣,萌发了为革命、为工人解放而奋斗的愿望。那时他经常秘密地和地下党员焦应元、高思龙在一起,在韬朋路(今通北路)一家过街楼上谈爱国主义、谈抗日、谈革命,至此,吴国臣的阶级觉悟和斗争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新怡和麻厂停工,吴国臣又随家人前往苏北避难。目睹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英勇抗日,将仅剩的粮食救济难民,吴国臣深受感动。不久,上海沦为“孤岛”。新怡和麻厂复工后,吴国臣重新进厂,仍在麻厂细纱间做落纱工。

那时,新怡和生产麻布、麻袋、棉纱及坯布等,由于军工和民用需求量大,企业发展很快,工人增至四千五百多人。吴国臣对新进厂的工人弟兄十分热情,帮助他们熟悉环境、学习生产技能。而他自己在中共地下组织的教育下,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这时,麻厂地下党支部经过慎重考察,决定吸收吴国臣为中共党员,1938年秋,经王月辉介绍,吴国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吴国臣时时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注意保守党的机密,牢记和执行地下党员的准则和纪律,只要是为党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每次都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时,正值民族危亡的时刻,吴国臣接受了党组织关于要在群众中大力开展救亡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深入到工友中间,用自己朴素的语言,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他说:“工人是顶天立地的主人,只有劳动创造世界,如要过好日子,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因为是他们把我们的幸福夺去了。”

他以自己的爱国进步思想,带动影响了许多人。因为他懂得,要团结教育工人,就必须对他们积极宣传国内外抗日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形势,这是很重要一个环节。因此,当杜美电影院(今东湖电影院)上映苏联革命电影时,尽管他的收入微薄,仍尽其所能,时常掏钱买票请积极分子观看电影,以达到教育启发工友的目的。

1938年冬,上海地区党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开展“节约救难”运动,号召全市人民为难民捐献寒衣,其中部分用作支援新四军的御寒衣物和医疗药品。新怡和地下党组织在中共外商(英美)委员会指示下,在全厂职员中开展劝募寒衣的活动。在麻厂地下党布置任务时,吴国臣自告奋勇在第一线做劝募工作。

之后,吴国臣寻找各种机会,活跃在工人中间,动员他们帮助无家可归的难民,帮助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他在讲述自己亲眼目睹新四军英勇杀敌的故事时,充满感情地说:“那些难民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新四军是我们的队伍,我们要尽力捐助他们。”

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工人们工资虽然都很低,但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这些数目十分可观的捐款都汇集到当时的专门机构——上海译报社,报社还在报刊上登载过新怡和工人的捐款数额。

1939年9月,吴国臣所在班组的工头刘林元因没能满足原新怡和麻厂工人顾秉乾的复工要求,顾便对刘怀恨在心,他向在日军宪兵队当汉奸的亲戚告密,栽赃诬陷,说刘林元是共产党。

9月15日上午,日本宪兵和便衣特务包围了盐山路德和坊15号的整幢房子,并闯进屋里进行搜查。刘林元、吴国臣等新怡和工人都寄住在那里,日本宪兵在刘林元家里抄出了抗日传单,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吴国臣、吴国钧、刘林元等五人一齐押上警车,带至许昌路宪兵队(今许昌路227弄特号)。

下车时吴国臣意味深长地对同伴们说:“今天我们到这里,只有各打各的官司。”暗示一起被捕的工人,要求他们各自顶住,说什么也不能牵连别人。在宪兵队,吴国臣因为有募集寒衣活动的经历,受尽了敌人的严审讯酷刑,不知昏死过去多少回,但他拒不承认劝募寒衣是共产党领导的,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威武坚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当天,一起被抓的刘林元即遭日军活埋。翌日,吴国臣也遭敌人毒手,英勇就义,年仅19岁。

沪渎江水滋英烈,申城朝阳映国臣。解放后,吴国臣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6年12月,上海市总工会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展出了吴国臣烈士的事迹,追思他短暂的一生和为人民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号召人们学习吴国臣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告慰烈士不朽之英魂。

兰州工业学院

点击下图查看

成长足迹|兰州工业学院2021届优秀学子(二)

点击下图查看

青春向党 筑梦远航 | 兰州工业学院“青春见证 梦想起航”欢送2021届毕业生晚会圆满落幕

兰州工业学院

点击下图查看

兰州工业学院与甘肃韵文学会、甘肃诗歌创作研究会联合举办“回顾百年党史颂歌敬献给党”文化交流活动

兰州工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郝佳丽

值班编辑:杨 龙

责任编辑:崔婷婷

来源:故事会

投稿邮箱:3491049624@qq.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甘肃本科院校-兰州工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兰州工业学院-“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6/100)——沪渎江水滋英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