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制,始于西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至此,为其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从第一缕破晓的曙光
到万籁寂静的夜晚
时光淌过青春姣好的面颊
铭刻着励园学子匠心筑梦的故事
【子时】夜半(北京时间23时—01时)
阒然玄黑的夜
万物养息,星星点灯
福职院莘莘学子挑灯夜读的灯光
划破联榕路幽暗的夜
【丑时】鸡鸣(北京时间01时—03时)
星光和着月色
撒在福职院斑驳的红砖墙上
岁月静好,院内花好月圆
【寅时】平旦(北京时间03时—05时)
晨昏交替,鸡啼鸟鸣
一群群展翅高飞的鸟儿
在励园的上空划出一道道浪漫的圆弧
清亮亮的晨呼之欲出
【卯时】日出(北京时间05时—07时)
红彤彤的太阳喷薄蓄势待发
灿烂的光辉映红碧波微漾的溪源水
映红依山伴水的福职院墙
映红晨读福职院学子红润润的脸庞
【辰时】食时(北京时间07时—09时)
“朝食”之时
恰是福职学子求知忙碌时
一张张青春靓丽的面孔
一双双渴求的眸
你们阳光向上的样子
真好看
【巳时】隅中(北京时间09时—11时)
隅中日光将盈
暖暖栖息在
校园的角角落落
微风和煦伴着清新的茉莉花香
恰同学年少
【午时】日中(北京时间11时—13时)
太阳最炙的当儿
二教303教室的旮旯里
一名痴狂的热血少年
用太阳般炽热的情感
给福职院写了封“青春的告白书”
让这份滚烫的情感伴着花样的年华
一起沉入书香花海处
【未时】日昳(北京时间13时—15时)
满院芳菲怡书山
励园学子以勤为径
漫步无涯学海气芳华
【申时】晡时(北京时间15时—17时)
午后,日光如炬
运动场上,健步如飞的身影如豹
课堂上,老师谆谆教诲铿锵如玫瑰
【酉时】日入(北京时间17时—19时)
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
华灯初上时
最是晚来风急
【戌时】黄昏(北京时间19时—21时)
静坐校园一隅
看书写字弹琴画图
今须尽全力
他日 “山花”璀璨如春
【亥时】人定(北京时间21时—23时)
星光徜徉月色如水,漂泊着一江
成长着的明媚的青春的忧伤
未来的路且漫且长,整理好行装
迈着笃实的脚步去迎接明日的阳光
十二时辰
十二段循环往复的日月星辰
日日年年
记录着时光来来去去之身影
记录着书香校园的美好时光
往期回顾
·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走进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宣讲
·福州电视台、福州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走进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宣讲
·重磅!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党史上的今天 · 福建|4月22日
文字编辑 | 连晓洺
图片编辑 | 潘文谋
排 版 | 王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阳光励园”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