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图 |郭晨妍)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并于2008年6月,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 | 吴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天官节或灯节。正月在农历中又称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正月十五称作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辛丑牛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过了元宵,才算过完了年。
(图 | 吴玥)
点一盏元宵花灯,写一句团圆祝愿。值此时节,礼花阵阵,彩灯万盏,阖家团聚,同庆佳节,一派和谐,其乐融融。
自古以来,月圆之夜便是人们写作的佳境。欧阳修于千年前怀着伤感与相思写下“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李清照在晚年流离失所时抱着悲凉与怀念书写“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辛弃疾在京城热闹非凡的盛况下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曾这样形容元宵夜:“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月圆之夜,自然不能少了灯光璀璨。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挂灯笼、赏花灯、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都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到了这天,原本团结一致的南北方“分道扬镳”,你摇你的元宵,我包我的汤圆。
元宵和汤圆,外表看上去相似,实质却大有不同:元宵要将事先做好的固体馅儿切成小块,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啊摇啊摇,边摇边撒上水,等馅料全滚上糯米粉滚成圆滚滚的小球,才做成了元宵;而汤圆则是先将生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就如同我们平时包子的做法,不同的是汤圆在包进馅料后要搓成圆圆的小球。
2021.2.26
元宵
(图 | 居子轩)
不管做法如何不同,寓意都象征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图 | 郭晨妍)
而正月十五燃灯放烟花的习俗,则是从唐代延续下来。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图 | 宋杉杉)
正月十五
家人安在,山河安然
你我安康,便是圆满
(制作 | 薛佳怡)
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元宵快乐!
BGM:城里的月光
元
宵
节
播音 | 李心怡
文 | 李心怡
图 | 郭晨妍 居子轩
吴玥 宋杉杉
部分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图片制作 | 薛佳怡
编辑 | 魏燕欢
校对 |林佳佳
责任编辑 |苏昭妹
审核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