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关于边境任务官兵卫国戍边英雄事迹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在斗争中负伤的祁发宝和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的壮举,深深撼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他们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
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请记住他们!英雄永垂不朽!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曾经以为
这样的画面离我们十分遥远
边境冲突的爆发
让这样一群人走入我们的视野中
在诚毅学院也有这样可爱的人
坚守在那苦寒之地
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危
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背负着国家的荣耀
维护着祖国领土的尊严
让我们一起也来看看诚毅学子的边关烽火情
诚毅学院
18届通信专业毕业生 郭玉柱
郭玉柱同学,2018年入伍,于2020年退役。他曾与此次边界冲突新闻中的“英雄团长”祁发宝共事,祁团长是郭玉柱的老参谋长。他称祁团长为自己“当兵的模范”,用实际行动教导自己一名合格的边防兵是什么样的。祁团长平日十分关爱自己手下的战士,像郭玉柱这样的战士们也很尊敬他。身处高寒缺氧的西藏地区,可能也只有像这样坚持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平时才能熬过一段段在常人眼中十分艰辛的时光,战时才能放心将后背交给战友——当然我们希望这个“战时”永远不会到来。
郭玉柱想对祁团长说:“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保暖。”共同并肩作战、守卫边关,像郭玉柱一般的战士们早就培养出了心有灵犀的感情,毋须多言。郭玉柱提到作为一名边防官兵最基本的觉悟之一便是“战时勇于冲锋陷阵”,他对老参谋长在此次冲突中不畏数倍于己的敌人、坚持交涉的做法由衷的敬佩,“如果是我,也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守护好祖国的每一片领土。”
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胸怀这样信仰和觉悟的士兵,所以才有了那句广为流传的:“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诚毅学院学生
社体2092 陈耀彬
在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保卫边疆的战役靠的是精神,其次靠的就是训练。回忆那段戍守边疆的日子里,陈耀彬印象最深的是在跟外军对质的那段时间,他们的哨位增加了多个潜伏点位,那时在夜间零下十几度的土地上趴着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只能跟其他战友一起观察清楚四周,预防外军突袭。当被问到战士们遇到了紧急的情况是如何做到沉着应对的?他说:“我们战士每个人分工明确,每位战士具备过硬素质,所以我们能做到沉着应对一切。”
他说最光荣的事情就是我真真正正参与在这场保卫国土的战争里。从部队退役,回归普通的生活后,他说战争并不是只有互相开火打架才能算是战争。在边境冲突事件中,战友英勇牺牲,他的内心十分悲痛,鲜活的生命在战争面前显得脆弱,个人的牺牲让我们更加直面战争的残酷。中华民族的安危,是由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捍卫的。
诚毅学院学生
工商1793 李红玉
每个人对于建设祖国都有不同的看法,李红玉明确了作为一名士兵在这方面的信仰:“让每个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和平的、远离纷争的日子。”此言颇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气度。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民族向来不缺铁骨铮铮的脊梁,从古至今,正是有无数像这样的顶梁柱在一次又一次深重的危机前保护着这个民族,得以让我们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绽放出新的生机。也正因实践着这份理想,当初入伍的时候李红玉毅然选择加入了边防部队,与去年6月牺牲在加勒万河谷的4名战士一样戍守着边疆,“既然选择锻炼自己,当然要去最艰苦最需要人的地方。”从李红玉的回答中,我们得以欣喜地发现这种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已然得到了传承。也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得以加快伟大复兴的脚步,才能够生生不息。
当今时代
我们拥有的和平生活
是由这些中国最有担当的人们
拼搏出来的!
祖国的边疆
感谢有你们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致敬!边防战士们
新闻中心记者团出品
文 |傅怡 罗于凡 徐芹
部分素材来源| 央视新闻 央视军事
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
制图| 游佳怡
编辑 |江泓瑾
校对 |林佳佳
责任编辑 |苏昭妹
审核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