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 作者:罗曼·罗兰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明·洪自诚《菜根谭》 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作者:洪自诚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作者:《增广昔时贤文》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作者:洪自诚
◦美德的道路窄而险,罪恶的道路宽而平,可是两条路止境不同:走后一条路是送死,走前一条路是得生,而且得到的是永生。 作者:塞万提斯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作者:张九龄
◦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 作者:富兰克林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作者:培根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作者:斯米茨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作者:莎士比亚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作者:颜元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作者:高尔基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 作者:《旧唐书·崔彦昭传》
◦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作者:方苞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作者:加里宁
◦智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作者:黑田鹏信
◦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作者:凯洛夫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作者:亚里士多德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作者:冰心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作者:冯梦龙
◦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 作者:塞涅卡
◦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作者:史襄哉
◦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 神鬼莫测:形容事情极为诡秘。天理难容:天道不容许。天理,即天道,迷信者谓天所主持的公道。 作者:凌濛初
◦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 作者:罗曼·罗兰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作者:康德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作者:蔡元培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作者:崔寔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作者:宣永光
◦美德好像战场,我们要过美好的生活,要常常和自己斗争。 作者:卢梭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 作者:贝多芬
◦忍耐是对一切困难的最好治疗。 作者:普拉图斯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处世无愧于心。 作者:金缨
◦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美德藐视人间的一切讥嘲,清白愈受到诽谤身份愈高。 作者:笛福
◦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说得卑劣 作者:霍桑
◦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使他习惯于小心地对待劳动的工具、器械和产品,重视书籍及其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物品,尊重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仇视那些寄生虫和剥削者、二流子、怯懦者和懒汉。 作者:凯洛夫
◦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 作者:库帕法伯格
◦夫子温、良、恭、俭、让。 作者:论语
◦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作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 作者:萨迪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作者:裴斯泰洛齐
◦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作者:谚语
◦托尔斯泰的思想也许是最高尚的哲学,最伟大的利他主义,不过这种思想对生活来说却不适用。有成千累万的事例表明人们必须用侮辱来回报侮辱,不能不这样回报。到处都得有为个人的神圣权利的奋斗;如果不要这种奋斗,那就是不道德。 作者:契诃夫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作者:李白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作者:乌申斯基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 作者:夸美纽斯
◦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作者:培根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作者:孔子
◦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作者:拿破仑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作者:苏步青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作者:契诃夫
◦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作者:《上书谏吴王》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作者:芥川龙之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