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

职场励志,艺考

职场励志

2022-3-17 00:44:31 文/邵思琪 图/杜博

关注

在我们有所空闲时,不妨找一些关于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来看看,那么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随本站小编来看看吧。

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职场上懂得潜心修炼内功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办事效率有高低。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自己缺乏能耐,从而使自己想做的事,常因力不从心而半途而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强化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使自己做任何事都游刃有余,这里就告诉大家“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多努力一点,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一句谚语。这里所说的“磨刀”就是修炼自己各方面的功力,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办事效率有高低。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自己缺乏能力,想多做事,但常常是力不从心,半途而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结果会怎样?结果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强大起来了,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多努力一点”的成事之道。

渥沦·哈特葛伦在年轻时曾是一名挖沙工人,长年累月的劳作使他萌发了必须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欲望---想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按照哈特葛伦所受的教育,本来他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他从1969年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专项上。他每天都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并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从而一举成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这位年轻人开始像博士一样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的名字叫伍迪·艾伦。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与5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放下身段,做分外的事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觉得某件事与自己无关时,大多表现为漠不关心,而当他觉得此事应该与自己有关时,才有可能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当工作中遇到一些事时,很多人都先考虑的是这件事与我有关吗?如果这件事我没有做好,将来会不会脱不了干系呀?基于这种心理,很多人都会“聪明”地选择不做或者少做,这样就可以先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同时还认为那些多做的人太傻,不懂得自我保护。而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一些“傻子”。

有—个叫小张的年轻人,因为家境贫寒,没有读过多少书。他到一家工厂做车间工人时,工友个个都比他有文化,比他显得聪明,也似乎更讨老板欢心。

然而,时间一久,情形却发生了变化。老板开始交给小张一些不属于车间工人办的事情,比如去某客户那里送交一些资料,去某个供应商那里采购一些原料等。后来,老板甚至让他管理工厂的现金。很快,小张学会了工厂经营管理的很多知识,也成了老板身边的得力助手。

有—天,老板问小张:“你知道我为什么如此器重你吗?”小张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老板说:“虽然你没有太多的文化,表面上也不是很聪明,但我发现你做任何事总能做到最好。你还在车间时,虽然没人天天督促你,你却总是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你加工的产品合格率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值。后来,我让你办的其他事情,不论多脏多累,你都毫无怨言,都能认真负责去完成,做的也比其他人都要好得多。”

在企业里,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老板不给我机会,老板根本不重视我。”这时,你要明白,让老板重视你的前提,是你要用你的责任心和才能去引起老板的重视。如果你做到了像小张那样的最好,老板还会不重视你吗?

对于这个故事,你可能会说,小张去做那些事都是老板吩咐的,他哪敢不干好。那好,下面这个故事可是没有监督,甚至老板都不会知道的。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一个代表团到日本洽谈商务,代表团车队的先导车由于开得较快,就暂停在了高速公路的临时停车带等待后续车辆。几分钟后,一对驾驶丰田跑车的年轻夫妇停靠了过来,问代表团成员,车辆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他们帮忙?

在代表团说明了情况后,这对夫妇中的男士递过来一张名片,并说:他是丰田汽车公司的职员,看到代表团使用的车辆也是丰田汽车,而且停在了路边,就过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并表示,如果车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最后,他们说了声:祝你们旅途愉快!然后就开车离开了。

如果换成你,在自己休假的路上遇到这种事,你会主动放弃休假来管吗?你会这么傻吗?

如果你认为他们“傻”,如果你认为遇到这种事还不如早早躲开。如果你真的总是这样,那么完全可以想象你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完全能够想象你能取得的“成绩”。

如果总觉得什么事都不该自己负责,总觉得什么事都应该别人来做,那你怎么能引起老板的重视,又怎么能让老板知道你的才能?

逃避责任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有这种想法和习惯的人肯定也不理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傻”的人去抢着干活?

就责任而言,本来就没有分内分外之分。同样都是公司的事,即使不在你的职权范围内,但你是公司的一员,你就不应该逃脱公司这个整体的责任。

美国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发现,用原来老的方法分发信件,如果仅凭邮递员不太准确的记忆拣选后发送,许多信件往往就会因为邮递员记忆出现差错而无谓地耽误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于是,这位年轻的邮递员开始寻找另外的新方法。经过研究,他发明了一种把寄往某一地点去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的制度。他使用的图表和计划表不久就引起了上司的注意,很快,他获得了升迁的机会。

几年以后,他成了邮政总局的副局长,不久又被升为局长,后来又成为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却成了影响他一生最为关键的事情。

关注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做出一些人们意料之外的成绩,尤其承担一些额外的责任,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约翰是一家连锁超市的打包员,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几乎不用动脑甚至也没有任何技巧的简单工作。但是,有一天,他听了一个主题为建立岗位意识和树立敬业精神的演讲,便想着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单调工作变得丰富起来。

他让父亲教会了他如何使用计算机,并设计了一个程序。每天晚上回家后,他就开始寻找有用的小知识,然后打出好多份,在每一份的背面都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将其命名为“每日一得”。第二天,他给顾客打包时,就把这些印着发人深省或温馨有趣的“每日一得”的纸条放入顾客的购物袋?。

结果,奇迹发生了。一天,连锁店的经理发现在约翰的结账台前排队的人比其他结账台多出好几倍。经理大声嚷道:“大家可以多排几队,不要都挤在这一个地方!”

可是没有人听经理的话,而且顾客们都说:“我们就排约翰的队,我们想要他的‘每日一得’。”

一位妇女走到经理面前,对他说:“我过去一个星期才来一次商店,可现在只要我路过,就会进来,因为我想要约翰的那个‘每日一得’。”

一位普通小店员的创造激发了更多人的灵感:花店中的员工要是发现有折坏的花或用过的花饰,就会到街上,把它们送给老太太或是小女孩。一个卖肉店的员工是史努比的发烧友,于是他就买了几万张史努比的不干胶贴画,贴到他卖出的每一个货物上。

人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天灾人祸,也不是改变命运的选择,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面对重复和枯燥的工作。能在平凡工作中孕育出伟大,在重复单调的工作中享受生活,才是工作的最大意义。

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

许多成功的人都知道,要想使自己平凡的工作不再平凡,只要做到超过别人所期望你做的,就会很容易如愿以偿。这种“额外”的工作可以使你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经验,与此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除非你希望在工作中超过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则你便不具备在高层工作的能力。”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做一些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而且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更彻底,只有这样,你才能将辛劳的汗水变成丰收的蜜汁。

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每天拿出来2小时浪费

大学时,我每次六级挂掉,都有人对我说:“英语只是个工具,不用担心。”谁这么对我说,我冲他呵呵。有些话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资格说的问题。我室友GRE考了1400,他说“英语只是个工具”,没有问题。我六级挂了三次,我要说“英语只是个工具”,还不如自抽一耳光。

T兄考驾照,科目二考了三次没过,我跟他说:“你身体协调性不好,脾气又急,不太适合开车。”他生气:“你错了!我身体协调性比你好得多!不要以为你驾照一次考过了就比我身体协调性好,身体协调性包括很多方面,我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你打吗?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发脾气了,我不是在跟你吵,我是纠正你,因为你讲的完全没有道理!开车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不适合?”

我乐了。我一向认为,一个领域,你要玩得转,竖着走、横着走、斜着走,都没有问题。你要玩不转,那就先玩转了再说。玩不转,还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就是自甘堕落。

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不能拿别人安慰的话当真。一当真,你就懈怠了,一懈怠,就完了。

世上万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当勇猛精进。

佛家有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解深密经》上讲,布施、持戒、忍辱是“戒”学所摄;禅定是“心”学所摄;智慧是“慧”学所摄;而“精进”则通为戒、定、慧三学所摄。佛对观自在菩萨说:“我说精进遍于一切。”

康有为年轻时,大量求购书籍,每天拿一把锥子往书堆中刺,刺穿几本就读几本,久而久之,他不仅读遍了中国的经典古书,连西方译过来的书也都读遍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植物学、动物学、动物学、化学、微积分都包括在内。以至于他后来在万木草堂开讲授徒时,告诉学生儒学几天就可以入门,只需读《公羊传》和《春秋繁露》即可。至于诸子百家的所有着作,全部读完也只需一个月。跟康有为比起来,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弱爆了。

像康有为这样,可谓“精进”。不过,勇猛精进的要义不在“精进”,而在“勇猛”。

关于勇猛,我向堂弟聊过。

堂弟迷王阳明。我问他:“看过王阳明的什么书?”

他说:“《传习录》。”

我问:“王学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

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笑:“王阳明的话,数一百句也轮不到这句。”

他说:“那依你看是哪句?”

我说:“是这句,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

他说:“什么?这句话跟王学有毛关系啊?”

我说:“不懂就翻书查查后半句。知道王阳明厉害在哪儿吗?”

他说:“古往今来,有学问的人,往往事功不行;有事功的人,往往学问不行。而王阳明,既在学问上有绝大成就,又在事功上有绝大成就。”

我说:“原因并不在此。而在于王阳明到了晚年,把学问和事功上的所有成就,都一扫而空了。这才是王阳明的勇猛之处。学王阳明,要学他的勇猛。”

曾国藩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为人如此,为学也如此。——要么飞升,要么下坠,此间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退缩就是堕落,满足就是怯懦。在精进的道路上,勇猛是唯一的护法。

“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提到王阳明讲“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我想到《黑道风云二十年》里说,打群架时,最不怕对手拿砍刀,最怕对手拿匕首。砍刀虽然大,只是唬人的,不伤及要害,全身砍上十几二十刀,住院十天半月就没事了,而拿匕首的人是真的想拼命的,一枪刺下去,就能要人命。

我小时候,自以为象棋水平不错,和别人下棋,喜欢杀得对方“老将光肚”。所谓“老将光肚”,是吃得对方只剩一个“帅”,然后再赢。一天,我们和邻居在门口摆棋,我杀得他“老将光肚”。

一个老头走过来,看了一眼棋盘说:“你害臊不害臊?”

我问邻居:“你害臊不害臊?”

老头对我说:“不是问他,是问你。”

我疑惑地看着老头:“我赢了啊。”

老头说:“还不如输呢。”

我不服气:“咱们下一盘?”

老头说:“哈哈,好,下一盘。”

我车马炮六个子一个没死,老头死了一个车,把我将死了。

我说:“这是我大意了,你丢了一个车,我一个子没丢呢。再下一盘吧。”

第二盘,我车马炮全在,老头死了一个车一个马,我又输了。

我吞吞吐吐地说:“要不,我再跟你学习一盘?”

第三盘,我车马炮还是全在,老头死了两个车,还是我输。

我羞愧得无地自容:“你教教我吧。”

老头说:“想长进,步数要少,吃子要少。”

几年后,我读《孙子兵法》,读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时,一拍大腿:“精辟!”

我见过很多用功的人,他们都很像我上文中说到的“勇猛精进”的人,事实上都不是。“用功”和“勇猛精进”并非一码事。我之前写过《我始终不信努力奋斗的意义》,现在又来鼓吹“勇猛精进”,好像自相矛盾。其实,这是第一义和第二义的差别,毫厘之差,天渊之别。

R是牛人。那年圣诞节,学院给每位同学发卡片写愿望,R写的是“希望每天能睡够6个小时”。期末考完最后一门,大家聚餐,聚完餐R回到宿舍自习到凌晨3点。他不仅修我们经济专业的课程,和我们相关的所有数学课程他都修,哪怕是只有一点相关,他也要把那门课整个学下来。

有天晚上,我在宿舍楼下碰到他,问他干嘛,他说:“去听《小波分析》,对经济学很有用,你要不要一起去听啊?”我说:“算了,要是有《大波分析》我倒愿意听听。”做毕业论文那阵儿,他桌上堆了一堆C语言的书,我问他为什么看那些书,他说写论文遇到一个问题,计量软件没有那个功能,打算自己学编程。

R有志于学术,一心想出国读博,但直到今天都未能如愿,仍然在一个银行做小职员。他现在每天下班后仍然看书学习,不过不再是学术理论那些,而是CpA、CFA考试。

R虽然牛,但不是精进的人,这是“躁进”。

躁进的人,不是真的要进取,他们是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激情走着现实主义者的道路。他们有劲头去负荷外界施加给自己的一切,但没有勇气去选择自己最想要的那种生活,没有魄力把不太相干的东西统统丢掉,把一切羁绊决然斩断。进取对于他们,不是理想,只是梦想。

T是牛人。不仅因为我们头疼的课程,他能轻松玩转,还因为他各种游戏也都比我们打得好。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我们多,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也比我们多,我们班十多个人同时申请三国杀账号,隔了一阵,大家联机时发现别人都只有10级左右,T已经30级了。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正在联机玩三国杀,他说:“不好意思,seminar时间到了,我要去听。”然后背书包走了。不止如此,他的应酬也比我们多得多。只要有朋友叫喝酒,他必然会推掉手边的事情去陪朋友。他仿佛一天有48个小时,我们不知道他的时间是哪里来的。

T虽然牛,但不是精进的人,这是“狂进”。

狂进的人,不是真的要进取,他们有着广泛的兴趣,却不清楚最重要的是什么。也许他们觉得,自己要在每一项上超过周围的人。但正是这种想法限制了他们,因为周围只是个很小的圈子,胜过自己周围的人并不足为傲,他们本可以走得更远。进取对于他们,不是追求,只是游戏。

F是牛人。某年夏天,他对我说:“暑假没事,背GRE单词吧。”我说:“你要出国?”他说:“不一定出国,闲着没事,时间总不能浪费吧,英语也不能落下。”然后,他每天花10个小时背单词,坚持了两个月。

接下来我们找工作,他也找工作。他每天投10份简历,参加每一场面试,无论是牛单位还是水单位,他一个不落。在手里已经有一堆好offer时,他还早上5点爬起来坐动车到深圳去参加一个小咨询公司的群面。我问他何须如此,他说:“闲着没事,打怪升级攒经验。”他手里offer太多,不知道该去哪家,反而过期了好几个,最终也没有去到最好的那家。毕业我帮他搬东西,看到他的红宝书,随手翻开问他一些单词,他忘得一干二净。F天资极高,但我没发现他在哪方面有过人之处。

F虽然牛,但不是精进的人,这是“乱进”。

乱进的人,不是真的要进取,他们只是闲不下来,一有空闲就会不知所措,于是一定要找件事情做。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时间表安排满,把自己变成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给自己造成充实的感觉,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完美的,光阴才没有虚度。进取对于他们,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人都是在耗费自己的生命,并试图成就一些事情。有些人真的成就了,有些人一事无成。谁都无法逃开的是,他的生命都将被耗费掉。

哪怕你再珍惜时间,你的时间也不会比别人过得慢。每个人的生命都在一秒一秒地流逝。

但是,在诸如躁进、狂进、乱进之外,还是有精进的人存在。他们也在耗费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耗费掉的每一秒生命,都像一把“着在咽喉上的刀”一样。

他们杀最少的子,来擒住对方的“帅”。

他们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得已,乃战。

他们是如此珍惜自己的一兵一卒,不肯浪费,以至于你觉得他们好像根本不好战。

我和K有一年时间是室友。那时我大一,他大四。K挺懒,挺拖,看上去并不太珍惜时间,好像没有事情会让他着急。有次,他的某篇paper收到了二审意见,审稿人提了不少要修改之处,要求最迟下周一早上交稿,再晚就不能发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完全没看到他有任何动静,他每天的生活都和平时一样,该吃吃,该玩玩,毫无变化。到了周日,我问他:“你paper改了没?怎么没见你弄过。”他说:“等于改完了。”我惊讶:“什么时候改的?我怎么没看见。”他说:“审稿人提的那些意见,我预计2个小时能解决,他们明天早上10点截止,我8点起床,有两个小时在,就等于改完了。”我觉得他是在开玩笑,结果第二天他果然8起床开始修改,将近10点改完,然后发过去。不久,paper顺利发表。

他改paper的那天早上,我就坐在他旁边看,从到网上搜集最新的数据、到修改模型,再到增加检验过程,其间很多繁难复杂的地方,竟然没有出现一丁点的意外。我问他:“学校网这么烂,你就不怕找数据时突然断网了吗?”他说:“那是不可控因素,不过即使断网了,也能想出应对的办法。”

我至今不知道他说的应对办法是什么,但是看他的神情,似乎对于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他一点都不恐惧。他自信自己有解决意外的能力,但他好像又特别吝惜这种能力,以至于在意外并没有发生时,他根本不会去动用它。

看起来一点也不精进的K,其实是很精进的人。受K影响,我也形成了两个习惯。

第一,无论多忙,睡觉的时间不能动。天塌下来也要睡足觉。

第二,无论多忙,每天拿出来两小时浪费。可以发呆,可以上网,可以散步,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干正事。

7年过去,这两个习惯让我受益良多。

回想自己花在“干正事”上的那些时间:学地理、学经济,包括上马哲邓论这种无聊的课程,考各种必需的证……这些对我完成今天手头上的事情一无帮助,反倒是那些拿来浪费的时间里做了的事情、冒出来的想法,让我收获许多宝贵的经验,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最为重要的是,让我在极为紧张的时候,可以定下心,慢下来。

2011年4月中旬,在硕士论文提交的前一周,我的论文被老板毙了,除了题目不动,其他要全部重写。那一周,我处于极度蛋疼和焦虑之中,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延期。不过,我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习惯,那几天,晚上写论文到头疼的时候,我就合上电脑去珠江边走一走,等头脑慢慢清醒下来再回到宿舍继续弄,最终有惊无险如期完成。

其实,一天24小时,除掉吃饭睡觉之外,还有12小时,2个小时不算什么。如果事情果真致命,也肯定不是每天节省2小时就能挽回败局的。那件事情过去之后,我很庆幸自己大一时认识K,并见证了他那一个早上的淡定。

K大致这么说过,越是十万火急的时候,越需要放松下来。一个好的赛车手,功力不是体现在油门上,而是体现在刹车上。

越是快的人,越能够让自己慢下来。就像你坐在飞机上看夕阳,感觉飞机像虫子一样缓缓蠕动,甚至都没有动,但实际上,它比地上那些火车汽车不知快了多少倍。你觉得速度慢,那是因为你看的是天边,而不是身旁。这样,才能不疾而速,不战而屈人之兵。

精进不是在锱铢上计较,不是在分两上争胜。

精进的要义,是不疾而速。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范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职场励志-关于工作励志人生的文章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