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法则(4)

对联大全,艺考

对联大全

2011-11-03 09:52:19 文/王子轩

关注


【谐音法】

谐音法是利用汉字中同音字词较多的特点,使联(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语语意双关,一联多意,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又可以联想出更深层意思的制联方法。用谐音法制作的楹联,联谜兼备,别具情趣。如: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此联以“当庆、且狂”谐锣鼓之声,使人在吟诵之时,有如身临锣鼓喧天的欢乐气氛之中。欣赏这样的楹联,谐趣无穷。再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此联以“荷、藕、杏、梅”与“何、偶、幸、媒”谐音的特点,隐含另一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一谈蔬果花卉,一谈人事姻缘,联意隽永,引人入胜。又如: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该联相传为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同音法】

同音异字法跟上述谐音法一样,都是建立在汉字特有的同音多字基础上的,与谐音法不同的是,它是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副楹联之中,从而使联语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常见的同音异字法楹联有如下几种样式:

1.同音异字叠韵连用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这副楹联写的是生活中的趣事,因其制作难度较大,常将其附会于名人雅士。有一种说法是:李调元一次正与农家大嫂谈天说地,一群鸡跑来啄食晒场上的稻子,两个挥舞竹筒的小孩把鸡赶走了。大嫂见状,便出上联请李调元答对。正在李感到为难时,偶然发现屋梁上一只正东张西望的老鼠被他的咳嗽惊跑了,他心中一动,对出了下联。这副对联构思精巧,情趣盎然,特别是六组同音字字义各异,对仗工稳,是一副绝妙的同音异字对联。还有人添加事例,将此联加以扩充,如: 暑鼠凉梁,唤匠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暑鼠凉梁,请画师笔壁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子沿檐拾石打饥鸡。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楹联法则》相关的文章。2.同音异字、双声、叠韵间用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这副楹联写的也是生活中的两件烦事,联中的“嫂扫”、“叔束”、“姨移”、“姑箍”皆为双声兼叠韵,相间出现于联语中,则生发出奇趣,使联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油然而生。

3.同音异字间用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1981年,《中国青年报》曾以“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为题征联,应征者多有妙对,如“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等,与古对“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有异曲同工之妙。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实用工具-对联大全-楹联法则(4)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