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
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
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
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
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即日起我们特推出“党史微课”系列微视频专栏。专栏将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来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讲述百年党史故事、展示先进人物事迹,帮助师生更好读懂“党史”这本“教科书”,不断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第一期
专栏首期,我们邀请到了传媒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春燕老师为我们讲授《领略美术经典背后的党史故事》专题党课。
专题党课将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巧妙结合,通过讲述经典美术作品背后精彩的党史故事,把观众带回到那一段段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艰难岁月,从而更好展示经典美术作品中蕴藏的时代价值,增强师生们学习党史的兴趣。
何红舟、黄发祥创作的《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再现了中共一大在南湖召开的场景,画面中参加会议的代表正举步迈上画舫。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何红舟 黄发祥 作
作者充分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沉稳大气的风格。画面中,穿着蓝色长衫的毛泽东肩上挎着一个布包,在船上举目远眺。天空的云和水面则采用了写意的手法,有一种动荡的既视感。压顶的乌云和远处的曙光形成了明显对比——乌云意味着山雨欲来,同时暗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远处的曙光与画面中的人物融为一体,喻示着革命的前途。
两位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初稿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中间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何红舟和黄发祥苦苦思考,怎样既要符合历史真实,又要把历史的厚重与饱满在这样一个画面上展示出来,打动人心。换句话说,就是怎样用一幅横截面来传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波澜壮阔。两位作者多次到浙江实地调研,绘制小稿,但是在场景表现的选择上,曾一度陷入僵局:究竟是选取上船的场景,还是会议顺利结束后大家相互告别的场景。
斟酌再三,为了体现“启航”的主题,两位作者选择了上船的场景。于是,两位画家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创作,将个人体验与民族记忆融合在一起,汇入作品之中。
如今,伫立在这幅画前,我们回想起当年的岁月峥嵘,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庄严肃穆悄然而来。
我们再来看一幅作品。在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幅红色题材的经典之作——叶浅予《北平解放》。
■《北平解放》叶浅予 作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并举行了入城式,成为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当时毛泽东要求人民军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因为“旧中国这里是帝国主义的天地,中国的军警都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
解放军和平进入北平的这一历史时刻,就被后来成为美术宗师的叶浅予用画笔定格下来,这就是国画《北平解放》。
画面上,数百个群众形象清晰可辨,既显示了各自不同的身份、职业,又展现了欢快而不雷同的动作神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我们通过经典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足可以管中窥豹,看到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路走来的漫漫征程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印记,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完
推荐阅读
RECOMMEND
春分放送 | 生命组歌之《春之冀》发布,官抖&视频号同步上线!
高燃军训汇演现场,胸前大红花最美!
做完这一条,宣宣哭了又笑了!
LOOK
角度 · 温度·态度
欢迎提供文字 · 摄影 · 创意作品
鼓励原创 感谢关注
投稿邮箱:dwxcb@cqdd.网址未加载
来源:传媒与设计学院
扫码关注我们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新媒体中心
公众号ID:cqtbiwx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