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4期 总第1401期
毕业前,室友说过最接近伤感的一句话便是:“不知道北京有没有蓝花楹?”
室友终于要考去北京了。早在大二的时候她就开始为这个理想做规划,交换、实习、考研。我们常在背后议论,说室友的人生是一条笔直的公路,一望便望得很远,且一望也能望得到尽头。她总是可以提前一步做好规划,仿佛现在的生活都是为了下一个阶段做准备,没有什么值得迂回的,也没用什么值得留念的。
答辩前几天,我一连做了好几个噩梦,后背渗出一层粘稠的汗,像蜘蛛网一样束缚住身体,让我无法喘息。我实在无法入睡,最终忍不住哭了起来。室友也还没睡,缓缓走到我床前。月光把她的脸庞映上水色,看上去无比温柔。她伸出手,把窗户打开一条细缝,隶属于重庆夏天的黏稠热气立刻翻涌进来——“不知道北京有没有蓝花楹?”她看着我,小声地问道。
面临毕业,总有两种人:第一种,对新生活充满渴望,一心想着赶紧毕业;第二种,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感到害怕、迷茫,不想离开已经适应了多年的生活。毫无疑问,我属于后者。
小时候特别厌烦读书,长辈和老师们便总会说:“你们应该珍惜还有书念的日子。现在的你们只用操心成绩,以后要操心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当时的我总会想,骗人!还有什么是比读书更让人操心的呢?进入大学后我逐渐发现,学校的确是我们的保护伞。它替我们挡住了来自生活和社会的种种压力,让我们可以尽情享受童年、少年,以及最美好的青春。可随着毕业的脚步越催越近,这把保护伞也随即失效。我即将暴露在社会面前,以一个新人的姿态接受它的重重考量。我会得到认可吗?我会丧失信心吗?我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吗…有太多太多问题等着我去解答,却再也没有老师和教辅给我答案。
焦虑和胆怯让我精疲力尽,来自同伴的压力更是让我无法入眠。当我因为未来而犹豫,或者因为不舍朋友和老师而伤心时,室友却是一副整装待发的姿态,好像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下。我于是悲观地想,或许只有我一个人是被“推着走”的。和室友比起来,我的生活更像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江河,而我是陷在其中的一片落叶、一块碎石,被江河的水流推着往前走,在通过里程碑式的毕业后猛然送入大海。可我还没准备好面对大海,我舍不得身后那条哺育我的江河,舍不得飘落在其上的紫蓝色花瓣,舍不得宿舍里大笑、谈心的时刻,舍不得那些熟悉的通往教学楼的道路,舍不得被林荫剪碎的太阳,舍不得我这一年年宝贵的金色时光。
“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害怕,一点不舍吗?”我询问室友。
而室友此时正站在窗前,额前的头发被夏风濡湿。
“不知道北京有没有蓝花楹?”
我于是懂得,室友其实和我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彷惶。我们都是一群在人生之海中打捞花瓣的人,不停地询问“不知道北京有没有蓝花楹”“不知道上海有没有蓝花楹”;而我们想询问的从不仅仅是关于花朵,还关于朋友,关于感情,关于学习和工作…我们真正想问的是:“等我们毕业了,离开西大了,还能找到和从前一样的美好吗?”
我想我们都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但这也恰恰是未来的美妙之处,我们拥有无限的机会与可能性,也即将在接下来的旅程中遇到无数崭新的人和事。诚然,人都会害怕改变,都会对未知产生本能的恐惧,但我们无法拒绝成长,也不该因为恐惧所以停滞不前,从而错失成长带来的美好。事实上我和室友都明白,我们会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逐渐变得坦然,一步步勇敢地迈向前方,逐步实现或遇见梦想,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等到那时,也希望我们还能相聚,把不舍的情绪在谈笑间变成宝贵的回忆,并携带着它们一起走下去。
说实话,我还是对毕业充满了不安,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我的人生或许是一条蜿蜒江河,但也所幸它是一条江河,我才可以永久地奔流下去,以潺潺的生命力滋养青翠,以蓬勃的精神力迎击暗礁。每当我累了、怕了,心里又总有一方温柔的蓝花楹在慰藉着我,而它也将永远支持我、指引我,陪伴我找到属于自己的远方。
后来室友在网上查到,北京并不容易看到蓝花楹。但我们都知道,未来的人生也许都将如此,或许少有蓝花楹的温暖陪伴,充满着变数,但是,我们坚信这样的人生也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美丽和惊喜吧!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你有什么想对西大或者未来的自己说的呢?快快在留言区写下你的告别和期许吧!
| 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室出品
文案:王若曦
图片:雷林恒陈奇鹏郭静
头图:张慧敏
排版:高艺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