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讲党史:造型艺术学院党支部和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总支开展“新时代美好生活”专题党史学习教育

四川美术学院,艺考

四川美术学院

2021-5-08 01:26:29 文/李雨婷 图/龚智宇

关注

【四川美术学院2021年第51期 总第237期】

为了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到实处,积极响应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和学校党委相关要求,3月31日下午,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组织雕塑系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版画系学生支部的党员同志,前往李家沱搪瓷雕塑工厂开展新时代美好生活专题党史学习教育行动。

四川美术学院

新时代党史与思政学习面临新的环境和特点,在“两个百年”“两个大局”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史学习理当见行动、在行动。《冬去春来》《全面小康》的创作无论是创作主题、创作过程与创作结果,都彰显了弥足珍贵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也是学习我们党团结一致、积极奋进的革命精神的体现。因此,坚持“以学带创”的基本思路,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师生到《全面小康》创作现场开展党史学习行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川美术学院

通过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申晓南及主创老师对整租雕塑作品的带领参观和分组讲解,师生党员同志们为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严谨的创作思考、高超的创作能力、凝练的团队精神而心生崇敬。“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我在艺术创作的思考中受到了新的思想洗礼!”雕塑系学生党员如是说。

四川美术学院

参观结束后,大家在雕塑工厂会议室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座谈会由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工支部书记曾令香同志主持。曾令香首先阐述了从党史教育到全面小康的关系,到我们在中国语境之下如何做出一份文明答卷等问题。随后与会的每位教师党员,群众代表及学生党员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考,畅谈自己对党的认识。本次学习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角度多样,有力推进了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走深。

四川美术学院

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天祥同志在总结中重点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以及现场参与党史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他结合组雕作品的创作过程,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艺术创作思维方法、以学带创培养方式等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学”之基础,“怎么学”的关键,还指出要在“怎么做”“如何创作”上充分结合川美特色、现场特色、主题特色。

四川美术学院

本次活动让党员同志们对一组雕塑作品的诞生有了全面认知,克服一切困难的集体创作精神也值得在学院中薪火相传,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以创作精神回应红船精神,不断从红船精神和百年党史中汲取信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前进的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图:高勇)

为进一步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落到实处,4月9日上午11点,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在绘画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了“用艺术讲党史”系列讲座活动之第二场讲座。讲座邀请了中国画系李彤教授作为主讲,学院党总支书记柏在华主持,学院师生党员参加了讲座。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李彤教授首先回顾了他父亲(中共党员、川美著名国画家李文信先生)的生平,并主要围绕李文信先生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的两幅巨型国画作品《长征》《大渡河上》展开讲解。李彤先即兴背诵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从诗句描述的事件和场景引导同学们思考何为“长征精神”。结合两幅作品的创作缘由、时代背景,分享了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深入阐释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具有的“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以及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于当下的重要价值。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它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随后,李彤分别就两幅长征主题国画作品展开文本细读。《长征》中,艺术家通过不同笔法的运用来展现大渡河水的激荡;通过人物与桥梁比例关系的调整,展现“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通过刻画千里岷山连绵不断的险峻气势,展现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暗示革命终将胜利。除了自然风景的描绘,他还指出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长征》中一共描绘了260位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群像中既有红军战士,也有途径地的普通群众。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将红军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一方面表现出军民间的鱼水深情,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长征是“播种机、宣传队”的深刻内涵。《长征》发表于1960年,随后永久收藏于北京人民大礼堂。

四川美术学院

(《长征》 李文信 山水画 420*280cm 1960年 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时隔二十年,1980年初,李文信再度受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绘制主题创作《大渡河上》。此时,中国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面中,昔日的大渡河铁锁桥旁边修起了钢筋水泥的坚实桥梁,曲折的蜀道上也立起了电线杆……画面细节的变化,体现出整个国家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也预示着中国革命事业兴旺发达。

同一题材两幅画前后内容的对比,颇赋“一唱三叹,余响不绝”的深意。如果说《长征》是在为我们的革命先驱树碑立传,《大渡河上》则展示了革命先驱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已结出了累累硕果。所谓“绿色新都遍地花,江山如画美中华”,李彤认为,从这两幅画作中,可以看到我们美术作品中的党史主题创作,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今天都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他饱含深情地回忆到:“从我的父亲在1960年第一次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作品《长征》,到1980再次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绘制作品《大渡河上》,彰显出他作为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并且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革命教育事业。”李彤深情真挚的讲述,赢得了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四川美术学院

(《大渡河上》 李文信 山水画 458*282cm 1980年)

讲座结束后,柏在华总结道,李彤教授用经典美术作品,讲“活”了党的历史,真正激发和调动起青年学子了解党史,理解党史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刻领会到“知史明史,爱党爱国”的真正含义。而美术作品对于党史题材的艺术化呈现,也使原本厚重的党史资料变得更为具体可感。因此,他对在场学生也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在创作中应做到“笔墨当随时代”,进而更好地坚持和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

四川美术学院

“结合具体美术作品,听李彤教授讲他父亲的党史题材创作和党史故事,有种身处历史现场的亲切感。而从创作角度切入党史故事的讲述,角度新颖,细节生动。整个讲述过程也非常具有感染力。我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一名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切实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2017级本科生党员龚科民在会后交流中如此感慨。其他学生党员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学习,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感,要以老党员、老艺术家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在今后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永不言弃,勇往直前。

(图:张紫薇)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要求,4月11日上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举办了“用艺术讲党史”系列讲座活动之第三场讲座。讲座邀请了吴振鹏烈士后代、著名影视演员黄品沅先生作为主讲,学院党总支书记柏在华主持,学校团委、艺术教育学院负责人,学院党政领导和师生党员参加了讲座。

副院长黄越代表学院对黄品沅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述了国书院举办“用艺术讲党史”系列活动的宗旨和意义。黄品沅曾出演《人民的名义》《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等电视剧,获评第七届中国电视好演员。黄品沅先生讲述了吴振鹏烈士的英雄事迹。1933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巡视员的吴振鹏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敌人用尽手段威逼利诱,甚至恼羞成怒对吴振鹏用尽酷刑,年仅27岁的吴振鹏以“零口供”在最后一次审讯后便再也没有醒来,在生与死的天平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信仰。黄品沅表示,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革命烈士的后代和文艺工作者,红色文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黄品沅饱含深情地回忆到,“每每在塑造一个历史人物或共产党员时,我总会在心里默默地与外公进行对话,向他提问,向他倾诉,从中吸取革命精神与力量。”他表示,这成为了他多年来在文艺创作中的工作习惯和模式,希望能够在荧幕中塑造更多的英雄人物延续外公的革命精神。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作为全国 “脱贫致富”代言人,黄品沅表示我国在2020年完成了人类脱贫攻坚史上的历史壮举。他结合自己的演艺经历谈到,无数“县委书记”“村支书”等基层干部荧幕形象的背后见证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发展和成功,父辈当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已不复存在。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底气和话语权,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奋斗换来的。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青年人身处和平年代,丰衣足食,享受着国家发展的红利,仍需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信仰,需要富足的精神世界来支撑艺术创作,并寄语在座的同学们,艺术创作要坚持“四讴歌”,要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副院长尚天潇表示,文化艺术需要为人类发展做贡献,作品的容量代表了一个艺术家的经历。他告诫学生在艺术创作中需做到知行合一,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创作中,才能赋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四川美术学院

学校团委书记吴倩结合黄品沅先生塑造的英雄角色和共青团工作谈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应更加生动地给青年学生宣扬革命精神,真正激发和调动起青年学子了解党史、理解党史的积极性,做到让学生“真懂、真信、真传承”,从而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黄山教授谈到,川美推行的“思政+艺术”,开辟了新的艺术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艺术创作紧密相连。他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表示,中华传统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要本着“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的宗旨,秉承革命先烈顽强的精神信仰,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迎难而上,永不言弃。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讲座结束后,国书院党政领导为黄品沅先生颁发“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思政+艺术’校外辅导员”聘书。随后,参会学生与黄品沅先生进行了互动。“与革命烈士后代、影视演员面对面交流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黄先生分享的革命先烈事迹震撼人心,拍摄趣事生动有趣。我仿佛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一个共产党员在绝境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英勇壮举。这样的信仰是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传承和坚守的。”2018级本科生曾君怡感慨道。其他学生党员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学习,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感,要以革命先烈的精神为信仰,以老党员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主编:贾安东 余晖

排版:张倩 刘静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重庆本科院校-四川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四川美术学院-用艺术讲党史:造型艺术学院党支部和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总支开展“新时代美好生活”专题党史学习教育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