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 ,如何拉开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北京京翰教育,艺考

北京京翰教育

2020-8-11 18:35:50 文/江瑾瑜 图/贺璐瑶

关注

京翰教育

最近几天,华为又刷屏。

这次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华为在网上公布的一批 “天才少年”的招聘名单以及高达201万元的逆天年薪。

京翰教育

成为华为天才少年有多难?

“天才少年”里面最高一档的年薪,全球只有4个人拿到了,它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

一般需要经历七轮左右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

在每一环节中,都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因此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阻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

这些“天才少年”们的薪酬,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最高年薪达201万元,目前全球仅有4人获得。

华为不是一家唯名校的公司,它更看重的是,是人才的能力,那么,这些“天才少年”,他们都具备哪些过人的能力呢?

京翰教育

自律是持续与别人

拉开人生差距的能力

姚婷是入选“天才少年”的唯一一名女生。来自于湖南益阳,从小在长沙长大,父母都是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她的高中学校也不是名校,她的中考成绩只有2A4B,在当时来说,在长沙的中考生中算是很一般的成绩。

但是她的高中三年确上演了一部逆袭史,从中考的 2A4B 一步步进入周南中学最好的特立班。而这得益于她的勤奋和自律。

京翰教育

她的高中班主任回忆说,姚婷非常乖巧,十分自律,学习习惯很好。

姚婷是长沙本地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定,周末需要回家,可是为了能够多利用周末的时间学习,她多次提出周末留校申请,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

除了周末,她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很积极。早自习从不迟到,每天早上她都早早地出现在教室里,抓紧预习当天的课程,不浪费一点时间。

她将学习和休息的界限划得很清楚,跟同学一起玩的时候很活跃,但学习时则能全身心静下来,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规划。除此之外,最让老师印象深刻的是,姚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平时特别看重自己的错题。她收集起自己的错题,合成一本错题集,把每一道错题都彻底吃透,每次考前都会拿出来看看。

这样的严格自律,细心和耐心的学生,让老师都很佩服。

班主任对姚婷的评语是 " 沉稳、自律 "。班主任说:她的学习极其刻苦,对自己有很明确的规划,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这一切都是靠她努力得来的,所以她能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拿到超高年薪是有理由的。

同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左鹏飞,来自湖北随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刻苦努力,父母也对他寄予厚望。

但是,看到那些出国留学的同龄人,他深知命运从不公平,只有足够自律和努力,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大学期间,他的作息表时间是这样的:

早上6点起床,8点30分之前到实验室,学习到11点30分吃中饭;

下午2点多到5点30分,继续去实验室学习;

晚上6点30分到9点30分在实验室;有时会呆到10点多,才回寝室睡觉。

一周7天,整整5年,几乎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凭借深入骨髓的自律和行动力,他逐渐超越了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实现了专业领域上的巨大突破,顺利入职华为。

用左鹏飞自己的话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打游戏的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了。”

西奥多·罗斯福有一句经典名言: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确实,哪有什么天才少年,不过是一群满怀梦想、不知疲倦的人在苦苦地熬,做到了旁人难以坚持的自律,拥有着咬牙奋力向前的毅力。

要相信,生活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也不会轻易放过想要不劳而获的人。

只有持之以恒的自律,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京翰教育

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一辈子很长,但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

拥有自律,坚持不懈,才能把未来变成想要的模样。

前两天,很多媒体都在争相报道一个叫魏凯伦的大学毕业生。

从小生活在甘肃大山深处的魏凯伦,家里有姐弟四个,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魏凯伦迫切想要走出大山的强烈欲望是在初中时诞生的。

当时他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上学,途中要翻越好几座大山才能抵达。

因为山上没有完整的路,大部分时间他都是推着车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时间长了,少年就感到非常地厌倦。

“我特别厌倦这种推着自行车,还走那么陡的山路。”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

而走出大山最好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

于是,他开始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比身边的任何同学都要用功。

吃饭的时候,在背英语单词,睡觉之前还会做上几道数学题。

他是最早到教室的,也是最晚离开的。

凭借强大的自律,他克服了环境的艰苦,心无旁骛地努力学习。

他的努力让父母心疼,让同学吃惊。

整个中学时代,几乎都是在漫长又枯燥的学习中度过的,没有任何的娱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年的高考中,魏凯伦以620分的高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正在工地搬砖,一天能挣50块钱补贴家用。

当得知自己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时,他欣喜若狂地跑到山顶,冲着贫瘠的村庄大声呐喊:

“山,山,我走出去了。”

京翰教育

入学以后,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白天专心训练,晚上去图书馆学习专业知识。

今年,他以专业排名第二的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正式成为了一名军官。

正是自律,让他彻底走出了寸步难行的大山,也摆脱了祖祖辈辈的艰难命运。

《哈佛图书馆二十条训言》中说: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其实人生很公平,它不会辜负任何一个真正勤勉努力的人,它也会让那些假装努力的人无处遁形

那些自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把出身和际遇当做限制,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最后做到了增益其所不能。

人生没有捷径,一个人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优秀。

可想而知,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跟自律密切相关。

《自律力》一书中说:自律的人,会在困境中嗅到危机感,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为自己留出学习和提升的时间。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好习惯呢?

京翰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自律意识

培养孩子的自律,要尽早。

科学家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孩子的85%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将7-12岁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特征、志向理想、生活方式等已形成。所以,孩童时期可塑性最强,从小培养他的自律习惯比传授知识更有益。

01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

自律的人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在面对诱惑时能更好地审时度势,懂得拒绝,成就更好的人生。

相信很多人面对诱人的美食、华丽的服装、神奇的化妆品都会有冲动。可当,我有娃后,知道省钱养家,这些冲动也就小了。

兴趣,会让一个人意识到抵制玩乐的诱惑;兴趣,也会使一个人愿意制定计划,愿意坚定执行,因为这会让自己离自己热爱的未来越来越近。

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自律。

02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 是句俗语。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规矩、规则、做法,要不然就会很难成功。

特别是教育上,家长应该从小树立守规则的意识,孩子长大后才能快速适应社会。

孩子是不会有“我只能看一会电视”或“糖果我只能吃一颗”这种想法的。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自律的,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自律的前提是他律。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制定规矩。比如零食只能吃多少,一次只能买几个玩具,每天只能看多久动画片……

然后,严格执行。父母不能因为开学延迟而妥协孩子睡懒觉、不学习,也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妥协无节制看电视、玩手机。

要让孩子知道,有了规则就要执行,慢慢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0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在自律的反面,有个词叫拖延:

开学延迟,可以多睡会

网课老师看不到,作业可以先不写

疫情不让出门,可以不锻炼

反正不急……

成人眼里,孩子经常有一种主观拖延现象,总是推迟应该完成的事情,显得拖拖拉拉。

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

比如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钟,在对应的时间点上,写上孩子一天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午休;几点看书;几点睡觉等等。

把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做为标签,孩子会更加容易理解。

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反复这样练习,孩子自然也会提高时间的掌控能力。

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做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04 父母以身作则

董卿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吧。

确实,自律这一条路上,父母首先是要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周末总是睡到自然醒;做事情一点计划性都没有;回到家中天天玩手机;周末出去打麻将。

我想,如果父母都不自律,把日子过得混乱,没能给孩子榜样的力量,那么父母也别渴望孩子会有多自律、学习有多认真了。

记住:自律的父母,往往孩子都不会很差。孩子的自律,根源在于父母。

都说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

只有我们父母自己真正做到了自律,孩子才能真正有所感悟。

鲁道夫·斯坦纳在《童年的王国》写过,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观察和模仿的对象,他们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最终通过模仿和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所以,想要孩子自律,先从自己开始。

因为,彼此守望,一起成长,往往离优秀就越来越近了。

作家卢思浩说:

某个年纪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体,小聪明和老天给你的运气一直取巧地活着。然而到了某个年纪之后,真正能让你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不要怕麻烦,培养孩子的自律,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坚信,当你的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一定能:

放学回到家,能主动写作业

电视不用断电,也不主动开

手机放在身边,也不会沉迷

每天不用陪读,也能认真学

……

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京翰教育

戳下方“阅读原文”领取课程

↓↓↓京翰教育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文化课-北京京翰教育-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 ,如何拉开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