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哲学专业介绍

招生信息,艺考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2023-4-14 16:02:21 文/邵明 图/冯宇

关注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在传统中跨越

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

学科基础深厚,独树一帜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宗教学教学科研重镇,被誉为“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是目前国内教授最多、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具国际声誉的哲学院系。哲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大陆高校排名领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基础深厚,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陕北公学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1956年正式创建哲学学科,1986年建立伦理学专业,1999年新增宗教学专业,2016年获批跨学科的政治、经济和哲学专业(PPE)。2021年,人大哲学院举办哲学学科建立65周年盛会,大师云集,共议哲学发展未来。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在人大哲学六十余载发展历程中,培养了我国哲学教育的大批哲学人才,产生了诸多“第一”:新中国哲学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第一批哲学硕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点、第一批哲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哲学学科、第一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第一批强基哲学培养计划、第一批拔尖2.0创新培养计划,2023年率先在全国招收“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哲学大类唯一专业型专业),不断引领学科发展。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与世界对话

交流沟通活跃,师资雄厚多元

研究视野对接国际

哲学缘于我们对世界的“惊奇”,只有保持与世界的对话才能发展哲学,培养出优秀人才。近三年,中国人民大学在GDI中国高校哲学学科排名位居榜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拥有雄厚的师资,在职教师79人,教授占比超过50%,这一规模在世界哲学范围内都令人惊叹。海归博士占比近三分之一,引进有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Carl Mitcham、德国著名汉学家Dennis Schelling等多名外籍教授。哲学院有一批教师可以用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梵语等不同语种教学和研究,广泛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哲学院现与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等9所世界知名大学签订有学术合作、师生交换协议。哲学院设多种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匹兹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均有哲学院的学生就读。由人大哲学院教师所著的一些外文著作架起东西哲学对话与交流的桥梁,不断推进哲学的开放与创新。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征服丰富性

哲学学科完备,专业领域拔尖

提供广阔发展路径

哲学是一,更是多。入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你会感受到从一到多的提升,开启征服丰富性的旅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非常完备。本科有4个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哲学”“伦理学”,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1个跨学科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新文科专业。硕博则囊括了10个二级学科和1个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学位,并拥有伦理学与宗教学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人大哲学的课堂丰富多彩,近两年我们进行了教学创新,打造了“哲学的殿堂”“哲学的星空”等系列高端学术讲座和“跨学科对谈”系列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在线总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人大哲学的学科培养体系非常完善,几乎囊括了当代哲学研究的所有主要分支,能为学生提供非常广阔的哲学发展可能。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从经典到前沿

扎根经典文本,重视哲学前沿

研究立足现实实践

一个深刻的哲学理解往往有着悠久的传统,哲学研究离不开经典与传统;另一方面哲学又必须回应来自现实与未来的挑战,才能为当下时代贡献智慧。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人大哲学研究传统是既重视经典研究也关注前沿探索:人大哲学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重镇,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人大哲学具有深厚的经典研究传统,在古希腊哲学、康德哲学、佛教哲学、中国哲学等均有杰出贡献。人大哲学也密切关注当下人类发展的交叉性的重大课题,在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等诸多方面积极挺进,成果众多。近年来新建有“哲学与认知科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两个跨学科重大规划创新平台,有力推进了学科的交叉与创新。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爱智慧

强基哲学,培养未来思想家

“哲学”的希腊语原义是“爱智慧”,只有哲学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培育思想家的沃土。人大哲学强基计划采用长周期的本研衔接培养,反对学分绩的“内卷”,强调兴趣引导与能力创新。这对于怀抱哲学理想的学生来说,强基哲学培养模式可谓恰逢其时。人大强基哲学培养的目标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深层需求,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中西兼修,既研习经典、强基固本,又瞄准学科前沿、不断创新,成为具有强烈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成为能够潜心学术,关注中国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未来思想家。

人大强基哲学培养坚持“植根铸魂、强基固本,博学深究,兴趣主导、创新引领”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书院与学院协同共建,培育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的厚重人才。具体机制包括:

1)通专结合,本研衔接培养;

2)小班教学、全员全程导师制,研究性引领;

3)培养国际性视野,走向开放;

4)完备的课程体系,系统的哲学训练;

5)因材施教,动态进出机制。

(哲学院学生2019级王海蓉师生代表座谈会发言)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同师生代表座谈,哲学院王海蓉同学作为唯一本科生代表发言。近五年,105名本科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省部级及以上立项,近50名本科生获国家级立项;多名学生在《哲学研究》《新华文摘》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50余名学生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旨报告;每年约60名学生深度参与联合培养等国际交流活动。近两年本科生升学率高达90%,大部分本科生保送到一流大学深造;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就业率为94.5%。

爱生活

人大哲院,带你走入第二课堂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爱智慧”的本意是“爱生活”。人大哲学强基计划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崇智求知而是不失热爱的方式走进课堂之外的生活。依托人民大学党政领域的创新高地与哲学强基班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人大哲学强基在信念培养和理论学习上都能走在时代前列;凭借人大哲学院在国内哲学界的影响力,人大哲学强基在实践培养上能开展形式多样、主旨多元的游学访学活动;人大哲学强基班也参与到助力冬奥、参观场馆、参与院校各类比赛等丰富课余活动,丰富精神亦不忘体魄。

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网专题(含艺术类招生计划、章程、高考录取及分数线查询等)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报考必备)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高考招生计划(含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中国人民大学最新排名情况

🏫【院校库】2800多所院校信息在线查询

官网发布缓存图: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哲学专业介绍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