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及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引领建构中国自主的应用经济学知识体系,高水平服务现代化国家建设。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发轫于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命名组建时的八大创校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持久的影响力,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起点和“旗舰”。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居首位,并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应用经济学院目前架构为“三系三所”,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系、能源经济系、产业经济系,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和平与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文化经济研究所。学院下设3个本科专业(国民经济管理、能源经济、数字经济),2个本科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6个学术型硕士专业,1个专业学位硕士项目和1个全英文硕士项目,5个学术型博士专业,以及1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引导教师争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包括一大批国家各类重大人才工程和青年人才工程入选者,30余人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50%的教师具有剑桥、耶鲁、早稻田、加州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大学留学背景。学院还有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等优秀教师。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期间,我院谢伦裕教授作为唯一的中青年女教师代表,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
留学归国青年教师理论学习图片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二、人才培养目标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熟知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国民经济学分析方法,了解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模式,掌握可持续发展前沿知识,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学院将通过“新路引航专项计划”培养一大批有品格觉悟、有专业本领、有健康身心的“三有人才”,培养“有意识、有自信、有担当”的青年干部,服务党和人民事业,使学生成长为了解中国国情、关注中国重大问题、具备现代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体系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民经济分析方法、发展战略与规划等。学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高阶荣誉课程,学生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可修读部分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水平的课程,完成相应学分后,将获得学院颁发的荣誉课程证书。通过国民经济管理知识图谱,实现本硕博知识与课程纵向贯通,为本科生的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升学打下扎实基础。通过系统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训练,以及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和国情调研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认知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洞悉国民经济动态,掌握国内外经济政策,独立从事经济政策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图谱
此图谱知识产权归属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能力培养体系
学院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为每一位大一新生配备成长导师,实现本科生导师全覆盖。学院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理论引导团队”“学术辅导团队”“成长指导团队”“发展向导团队”,明确“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体系;从入学教育的“关键前八周”,到毕业生的“学位授予”,聚焦专业本领、身心健康、品德理想,践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机制。
学院迎新现场
3.特色培养措施
在新生入学“关键前八周”“精彩第一年”中,有序开展新生全面融入计划。依托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工程”(832工程)、边疆经济研究课题组设置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培养“知农、爱农、兴农”专业管理人才。整合应用经济学院区域经济、能源经济、产业经济、数字经济等相关资源,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能源转型、农业产业振兴、乡村数字化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高校专项学生利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认识和解决农业农村现实问题的能力。依托学院“认识祖国”等调研项目,组织学生开展跨地区实践教学,提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从宏观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自觉形成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意识,具备运用前沿经济学知识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毕业后投身农村基层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832工程”访谈团调研
4.学生发展及管理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举办了“经世杯”论文比赛、优秀毕业论文、优秀调研报告系列评选、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表彰暨经验分享会、应经学子学术训练营等系列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产出优秀学术研究成果。
应经学子积极参与“经世杯”论文比赛
2019年至今,共有6人次荣获吴玉章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京东特等奖学金,39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2名本科生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
学生荣获2022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
本科生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
5.就业保障和去向
学院坚决落实就业“一把手”责任,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就业创业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系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带头,全体导师对接用人单位。制定一人一册、分门别类就业台账,并定期更新。应用经济学院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异,广受社会各界欢迎。每年三分之二学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校外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耶鲁、哥伦比亚、康奈尔,英国牛津、剑桥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就业单位涵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联部等政府机关,中央党校、湖南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等企业,以及世界银行总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部分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青春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