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音丨讲述党史故事 诵读红色经典(第二、三、四期)

华北电力大学,艺考

华北电力大学

2021-4-26 20:19:49 文/唐风 图/洪智宏

关注

华北电力大学

编者按:《“星火之音”讲述党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由党委宣传部联合团委、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各院系党委制作推出。通过师生接力讲述党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重点宣传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记录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展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

“星火之音”献礼建党百年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献礼建党百年,传承红色文化,欢迎收听星火之音特别栏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百年大党华诞之时,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星火之音栏目将为您讲述党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

●第二期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见证共产党人的初心启航

大家好,我是电气1911班级的王润时,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湖南长沙橘子洲头:见证共产党人的初心启航》。

1925年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创建中共韶山支部。8月,毛泽东从韶山赴广州,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纵笔挥就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华北电力大学

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1910年,湘江之畔,湖南长沙街头,爆发了饥民暴动,百姓被残暴镇压,鲜血染红了识字岭。毛泽东后来称其“影响了我一生”,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同蔡和森在橘子洲头,岳麓山下,评说国家大事,抨击社会腐败,求索宇宙真谛,约定“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家庭琐事”。

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乘小火轮从湖南长沙湘江码头出发,赶往上海参加党的一大。初心启航,橘子洲头见证了青年毛泽东的远大理想。

华北电力大学

创作《沁园春·长沙》时,无论是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还是毛泽东自身的境遇,都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他发出仰天长问:这苍茫大地的衰兴究竟由谁来主宰?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秋天是萧瑟悲凉的,但在毛泽东眼里,目之所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仿佛望见了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烈火,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红旗,仿佛置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之中。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积极投身时代大潮,掀起了一场席卷百年的共产主义风暴。

如今,一座气势恢宏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矗立在橘子洲头,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风景区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展现了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

华北电力大学

曾经有幸到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泽东雕塑,这座雕塑外部采用了8700多块石头拼接而成,象征着毛泽东扎根于大地之上,扎根于人民之中。

新时代新青年,更应该有新作为。意气风发、心怀人民,是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写照,更应该是我们追寻真理的方向。

华北电力大学

朗读者:

王润时,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气1911班学生。

● 第三期丨丰碑

大家好,我是机械系1910班学生石家豪。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党史故事是《丰碑》。

华北电力大学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著。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华北电力大学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著。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著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著。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著。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朗读者:

石家豪,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机械工程系机械1910班学生。

●第四期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大家好,我是法学1901班的张佳乐,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从党章发展看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五四运动之后,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两个突出的代表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

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受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迁至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华北电力大学

1919年6月11日,为了营救在五四运动中被捕的学生,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在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遭到反动当局逮捕。陈被捕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各界强烈谴责北洋政府。慑于舆论压力,京师警察厅于9月16日释放了陈独秀,但规定陈独秀行踪要受警察署严密监视,离京必须报告。对此,陈独秀未予理会。

应汪精卫、章士钊邀请,1920年1月29日,陈独秀由北京去上海为西南军政府筹办西南大学。事成之后,他赶往武汉讲学。陈独秀的“高调”演讲在武汉引起轰动,报纸上连日登载报道,这引起湖北官吏惊骇,命令陈马上离开武汉。2月8日傍晚,陈独秀由武汉返回北京。一回到住处,警察就登门“拜访”。

华北电力大学

李大钊认为陈独秀总受到警察监视骚扰,长久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为了帮助陈独秀避免遭到迫害,他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他们设计了离京路线,决定先到天津,陈独秀再由天津去上海。据李陈二人的朋友高一涵回忆,当时正值年底北京一带生意人往各地收账之际,李大钊找了几本账簿,装扮成账房先生,陈独秀找了一顶毡帽、一件油背心,装扮成老板,两人雇用了一辆骡车,假装收账的样子,从朝阳门离京南下。由于李大钊是乐亭人,讲的是北方话,沿途一切交涉,都由李大钊出面办理,不让陈独秀张口,以免露出南方口音。就这样,二人顺利到达天津,陈独秀立马购买外国船票,坐船前往上海。在从北京到天津的路上,二人谈话的内容旁人难以知晓。但这次分手后,二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确是事实。这就成就了历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华北电力大学

朗读者:

张佳乐,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学1901学生。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华北电力大学

“核”试不合适!华电教师这么说

华北电力大学

强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预告丨世界读书日,和小图来一场约会吧!

素材来源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党委“星火之音”朗读时间工作组

文字来源丨湖南日报李本深《从党章发展看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

录制丨吴 迪 石家豪 李志凯 丁奇

剪辑丨张佳乐 王紫恺 敖邵游

编辑丨董艺双 赵逸朔 顾兆毅唐若冰 向心兰

审核丨卜叶蕾 王万雨严伟能

华北电力大学

分享

点赞

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华北电力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北电力大学-星火之音丨讲述党史故事 诵读红色经典(第二、三、四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